我不喜欢我自己,因为我感觉自己越来越像自己70岁的老母亲。
以前一听到有人说“你长得真像你妈”,我心里就特别气愤,我才不想像她呢。其实,一直以来,我都是被娇纵长大,对母亲的外貌并没有太多的研究。只是不喜欢她的性格和为人处世的方式,所以特别讨厌有人关于像她的话语。
上小学的时候,甚至都不愿意她来我们学校开家长会,那时她四十多岁,黑发里开始夹杂着些许白发,而她为了做买卖把头发用削发器剪的超级短,看起来像一个六十多岁的太婆。有时,她会坐在店子门口捡豆子或者扫窗台,被路过的同学看到,就会跑来问我:“那是你婆吗?我看到坐在你门口呐!”我心里那个别扭,不敢直接告诉同学那是我妈。那会儿,遮遮掩掩都不想让别人知道她。
母亲生我的时候,已经33岁,在她们50后那个年代,这个岁数已经是很危险的。我也是到了自己生孩子的时候,才第一次体会到母亲的伟大。生了好几个小孩,也不知道遭了多少罪,却从来没听说过她嫌弃或抱怨过哪个孩子。
母亲怕人多,不喜欢热闹,到城里三十多年,没有看到她结交新朋友,来往的依然是以前住在农村的姐们,如今都在城里,偶尔串个门。出门买东西或者走亲戚,她也不会一个人,总是有父亲陪着。如果有亲戚要来家里,她会提前计划好要做“细饭”,而且每天变着花样来,就像上次外婆他们从外地回来住我家,她起早贪黑,整的自己嘴巴上直接冒泡。就是考虑太多,把自己反而整不舒服了。
其实最好的不是应该先照顾自己的感受吗?
我老是跟别人说,我从来没有美感,这可能跟遗传有关系。
记得小时候,开始流行牛仔裤和白衬衫,看到别的同学都在穿,我心里羡慕得不得了,就想着让母亲买给我。一问别人,这是我妈给我买的。等了好久,母亲也没啥反应,她对于潮流这件事情一点也不热衷,她也压根不知道别人穿的什么。老早的时候,她还带我们出去买衣服。我的每次都是套装,一套粉色的、红色、玫红的衣服,以至于我后来看到红色衣服都想吐。别说衣服,她自己连个像样的化妆品都没有,除了润面油(相当于现在的“唇膏”),冬天天气干燥时涂在脸上手上之外,别的都没有。口红、润肤霜、面膜这些统统都不存在。高跟鞋没见过,都是穿布鞋,有时还能看见她坐在风扇地下纳鞋底。“简单”是她的生活标准,没有刻意追求时髦,也不跟风,或许这才是她一直的坚持。
而我关于美的问题,责怪她头上,多少有点不合理。毕竟大姐还是爱打扮,想起有次大姐染了时髦的“棕红色”头发,去看望母亲,她居然很不开心的说“你弄个牛尾巴一样的头发,都多大了!”,神奇的是,大姐居然乖乖的回去把头发给染成了黑色。
只是,母亲的暴力美学,确实只适合她自己。
母亲经常跟别人说我脾气“怪”,这一点让我很是生气。
怎么能这么形容自己的孩子呢。在毕业后几年就不停地拜托别人给我介绍对象。而且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觉得都可以。收入高低、外地近邻都行,真是没有一点点的要求。那几年,每次过年回家都要吵,就因为这个事情一直唠叨,“你年纪也不小了,找个人,我们任务就完成了!”母亲的固执与迂腐让人很气愤。而我们也不曾心平气和的沟通过这件事情。虽然后来成家,但是心里对母亲“不提要求”这件事仍然耿耿于怀。实际上,平和随缘从来都是她。上学的时候,考前三也可以,考十几名也可以,考四十几名也没关系,从来没有说过要我们考第几名,在她眼里,只关心衣食住行。
连结婚后,她都会说,你要对别人好,对别人的父母好,不要任性。当时我都会反驳,“你怎么不问我自己好不好呢?怎么总是向着别人说话。”在她眼里,可能照顾别人的感受比自己更重要。
固执、简单、忘我、孤僻的母亲,都是她。
有时,很怕自己越来越活成她的样子,却发现我远远不及她。我只是更多的保留了她的阴暗面。而勤劳、奉献、无怨、坚持我还都没有真正继承。
想起那句话“父母是挡在你和死亡之间的一道墙,”望我的老母亲与老父亲能安然度过老年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别老是为儿女付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