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日月
首先声明一下,我不是哪个米线品牌的说客,也不是为哪个米线品牌做广告。
这一段时间好像跟吃杠上了,吃了武汉热干面,又吃老北京炸酱面,今日有幸又吃了***过桥米线。
印象中的米线馆就是一间房子、两张桌子,三四个凳子。米线用诺大的砂锅端上来,再配一把勺子、一双筷子,一个分餐的黑色碗。
今日吃的米线与以往不同,别致新颖,眼前一亮,咱先不说这一次***过桥米线的味道如何如何鲜美,从进店到就餐再到走出米线店,有着不一样的感受。总结起来,与别的米线店不同有三。
![](https://img.haomeiwen.com/i29778328/0bb1182b6edc0b07.jpg)
一是文化立店。这一家过桥米线的文化氛围浓厚。能抓住食客的心理。正对着大门招牌上写了两句话:“富有仪式感的快餐,一碟碟配菜自己下”。让一顿快餐充满了饱饱的仪式感,能有仪式感的事情一定是喜庆的、兴奋的、令人难忘的。这一句话注定了来吃过桥米线是令人回味无穷,留恋不舍的。下一句则写如何充满仪式感,一碟碟配菜自己下,一碟碟说明配菜丰富,自己下有好多意思,一个意思有客至如家的味道,我们平时去街上无论小吃还是大酒楼,都是服务员代劳,菜品、汤类、主食、茶水餐具等等,基本都是服务生为我们代劳,我们只是尽情吃就行了。而这里却让自己下配菜,这样的思路和做法只有在家里才有的,去饭店我们做为顾客是不做这些的,但是这里让自己做,目的是让食客找到家的感觉,让饭具有家的氛围和香甜。可见,老板在这一块就直接战胜了其他商家,打出了一手让人无法拒绝的感情牌。“到我们这就等于到家了,放心食用吧”。
二是凝聚力强。员工们心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刚进米线馆门口,就听到在引导员发起、所有服务生异口同声高喊的热情而又热烈的欢迎声。“欢迎光临***过桥米线,***过桥米线欢迎您”。虽然每个员工在不停的忙着个自的工作,无论员工在做什么,这浓厚的热情整齐而响亮。吃完饭走的时候亦是如此。“感谢光临,欢迎下次再来”在米线馆众多的工作中,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从这个小事的背后能看到一个团队的团结奋进、追求完美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就是讲的这个道理。大家价值观相同就会聚能,力量也就会越来越强大。在忙忙碌碌的员工中,,不难发现的是,正是大家价值观相同,也让每一个员工具有了老板思维。有了老板思维,就能够站在老板的角度去思考和工作。所以大家工作起来都是积极主动的,每个人都是一台不知疲倦的发动机。
三是注重细节。每一个餐位都严格用酒精进行消毒,并且执行消毒二次,一次是客人离开后,收拾干净桌子完毕用酒精进行座位和桌面的消毒;另一次是新客户到来后,有服务生主动前来进行二次消毒,同时还征求食客意见,是否为食客双手进行消毒。服务生还免费为每一位食客免费发放一次性围裙,避免食客在进食时候把汤汁溅到衣服上。还有一点值得称赞,盛米线用的砂锅外部都设计了防热、防烫伤的保护措施。更值得一提的是配菜精美、品种繁多,满足了吗不同口味不同食客的需求。诸如以上细节还有好多,不能一一讲来。
一个小小的米线馆,竟然在每个环节、每个细节这么精于雕琢,细致于每一点。这也是这家米线馆红火长久不衰,食客如云而至,客人川流不息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把常规做到极致就是特色,把特色做成常规就是文化。举一反三,我们各行各业,各个单位是不是也应如此。无论是哪一项工作,哪一项事业,哪一门行业,只有我们从米线馆受到启示,依照这个思路这不断开拓创新,奋勇向前。就没有完不成的任务,没有干不好的工作,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创新不了的思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