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遇见一个小故事,就思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有一些寓言故事会帮你点出这一点,而有一些没有点出来。
每读一篇文章或写一篇文章,就要思索这个故事的意义,并且在最后把意义点出来,让读者明白。这种“恍然大悟”就会引起很多读者的共鸣。
每个故事必须有一个哲理,必须在结尾升华,否则就像吃牛肉面没加香菜,吃烧肉没加酸甜浆,吃火锅没加辣椒一样,总觉得少点什么,这是你生理上的GABA在起作用。
GABA一般指氨基丁酸,它是一种跟学习有关的神经递质。在故事的高潮,我们要给斗争一个“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要通过主角的顿悟表现出来,没有解决方案的故事,会让人不过瘾。人类喜欢追求那种苦思冥想或历尽灾难之后的顿悟。也就是故事必须有观点。这是个日职月累的过程。
有了顿悟,读者就喜欢,因为让他们的GABA舒服了。
同一题材
观点不同,故事的过程也不同,
观点不同,故事的人物命运也不同,观点不同,故事的结局也不一样
观点不同,故事也就不一样了
很多人写故事,平淡无奇,不受欢迎,问题就出在没有观点上。
可以根据不同的观点,编写不同的故事。
通过故事新编,故事改写,练就提炼故事观点的能力。
如果你不知,你写一篇故事要告诉别人什么,要表达怎样的观点,那就下笔前先琢磨清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