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希腊时期
泰勒斯说,世界是原子构成的,世界具有同一的物质基础。
毕达哥拉斯说,万物皆数,世界是由数演化而来的,事物有内在的一致性。
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世界是流变的和矛盾的,所以世界的本质是不一致的。
2、古希腊时期
苏格拉底干掉了赫拉克利特而选择了毕达哥拉斯,这避免了西方文明走向"阴阳流变"的观念。他说,世界不是流变的,流变是感官经验的假象,世界的真相是永恒的和一致的。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他继承了他老师的思想,他说,在现象世界之上存在一个永恒的理念世界。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也是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说:世界的本质是完整和一致性,任何事物一旦达到了完整和一致就会呈现出完美和和谐,就展现了世界的本质。"完整和一致"不只是哲学和科学的标准,也是艺术和审 美的标准!
亚里士多德达到了古典哲学的顶峰,在他的领域至今没有人超越他,任何人如果持古典主义的哲学和美学观,都不得不遵循他提示的原则。其后的哲学家,都不再重新思考亚里士多德已经思考过的问题,而是另辟蹊径。
3、中世纪时期:
中世纪被文艺复兴之后进入现代的西方人评价为“黑暗的中世纪”,但这个黑暗的评价是西方人以现代的政治文明以参照物的,并不适合中国人引用,因为如果以中国文化做参照物,中世纪绝对是一个光明和理性的时代。西方中世纪学者达到的水平,现在北大清华的教授可能还摸不到边,至少那个穿超短裙的于丹博导是达不到的。
中世纪有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及神学家,叫阿奎那托马斯,他提问:为什么世界的本质是"完整和一致"?他的答案是:这是上帝创造的!他的理论叫三位一体,即上帝提供了理性 世界的终极前提。数学的研究也证明了"完整和一致"并不能被理性自身产生,需要由"外在的存在"提供。
4、经验派的兴起。
虔诚的基督徒笛卡儿揭开了现代科学发展的大幕,他开始怀疑一切,甚至对自己是否存在都开始怀疑,最后靠"我思故我在"才确认了自己的存在。笛卡儿怀疑的目的是寻找不可被怀疑的判断,从而位哲学和科学打下坚实的根基。
怀疑开始后一发不可收拾,很快就怀疑到了理性的根基:完整和一致!世界真的是完整和一致的吗?这个原则到底存在在哪里?可以被实证吗?最后休谟出手彻底干掉了亚里士多德,他证明了这一点:因果关系是被人类的观念所建构的,并不是真实存在!
休谟之后唯理论哲学 大厦倾覆,天下大乱,更麻烦的是科学技术却突飞猛进,于是各种暴力和杀戮横行,各种狂人登上了历史舞台,人类遭受生存危机。
5、康德的力挽狂澜。
康德出手相救,挽救了休谟推翻的理性大厦。康德承认:理性是先验的,理性不能自证。理性思考需要前提,而前提来自于直觉和情感。康德划定了理性的边界,唯理论和经验派握手言和,人类文明的大厦重新建立了。
康德之后,人类文明的格局改变了。康德之前,唯理论一家独大,神圣不可侵犯,"完整和一致"是宇宙真理,而科学只是认知"现象片段",上不了台面;康德之后,唯理论承认"完整和一致"是人类的先验观念,不可被实证,而科学的"现象片段"研究也可以揭示普遍性和一致性,也被承认为知识。
6、终极霸主:海德格尔
康德之后,人们开始意识到所谓的宇宙规则其实是人类意识的先天规则,这个观点更进一步,便是"人类所有的认识都是通过人类的意识而获得的",所以人类的意识其实是第一位的存在。这其实是一句大实话,但人类却琢磨了数千年。
海德格尔出面一锤定音,敲定了这个认识:所谓世界的本质只是人类意识的表象,现象就是本质。海德格尔承接了亚里士多德和康德,但他把亚氏的定义扭反了一下:不是世界是"完整的和一致的",而是人类的意识结构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不管世界是否是完整的 ,但被人类认知到的世界一定是完整的;不管世界是不是一致的,人类认知到的世界一定是一致的。
7、心理学的时代
海德格尔之后,"人意识的存在形式是人一切认识的前提"成为常识,对人意识的研究开始成为最重要的问题,心理学和脑科学研究逐渐成为主流。那人的心理到底是如何运作到呢?弗洛伊德说:一切都是性;荣格说:一切都是无意识;马洛斯说:一切都是需要;罗洛梅说:一切都是情感。
从唯理论发展到存在主义,由研究对象的本质发展到研究自我意识的本质,由哲学发展到心理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