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生活在痛苦之中的人:被频繁生育毁掉身体的厌世者,因面部缺陷而无法正常生活的绝望者,残疾妹妹被强奸却无处可求助的哈洛德。他们写来的信件就这样摊在寂寞芳心小姐的桌上,等待被回信。
而“寂寞芳心小姐”专栏背后的男人打下空洞无意义的生命教育语句后再也无法往下继续,编辑在催稿,支使他写下“让艺术成为出口”。当他完成他的工作,他穿过破败的小公园,路过没有被春天眷顾的土地,去喝一杯。但酒吧里又有什么,有已经在等着他的嘲弄,看其他人表演拙劣的求偶戏。
他因这工作而被要求着拯救人们,他是牧师的儿子,又不仅仅是因为这工作的关系,他需要爱人们。但基督并不能给他全然的力量,相反,他控制着一种冲动,不至于失控。
在字里行间,我能感受到他填满日常的某种焦虑与痛苦,被漠视、被嘲笑,而又企图去救其他人的痛苦,深陷沼泽之人想着与当下困境不同的艰难,却也无法自拔。宛如他的梦,他企图献祭,却搞砸了一切。
“他想扭开的是那病态和可悲、破碎和背叛、难以言喻的和无能为力的一切,也如同在逼迫绝望者、心碎者、厌世者和得了肺结核的幻灭丈夫这些读者面对的现实。”
因此,喝醉了的寂寞芳心小姐才会逼迫一个陌生的老人讲他的故事,难道他预期到这个老人有什么故事了吗?并不是,只是世界上所有人都有自己的悲哀与痛苦,他急迫要撕开任何人,或者任意人的伪装。
“他那善解人意的心到哪儿去了?”“这个地方无法舒解他极端的恼怒。到目前为止,他的梦想总是落空,不论那梦想多小。”
他是可以不被所谓“救赎人”困住手脚的,他不应该承担起拯救谁的任务。但偏偏是他无法从中自拔,但这份工作的重复与毫无新意,他也无法再像过去一样。世间的痛苦永远都在,人们的痛苦永远都不会减少,他的所作所为,并没有改变任何。
“他也发现这些来信者很把专栏作家当一回事。他生命中第一次被迫要检视他的人生观。检视过后,他发现自己是这笑话的受害者,而非加害者。”
寂寞芳心小姐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寂寞的人,无能为力所带来的自我审视的结果是糟糕的,是更加残酷的。而这残酷,令他的生活更加绝望。
“不满之豹在我城中穿梭,沮丧之狮在我城墙之外蹲伏。人心满是孤寂与苦恼,我仿佛身陷地狱。”
他选择成为一个谦卑的人,成为一个与世隔绝的谦卑的人,他与人谈话,与人发生交集,在此之中与世隔绝。他努力抽出灵魂监督自己谦卑,于是被抽出的灵魂再也不看不管其他人,只企图稳住自己的情绪。于是他在人群之中被自我隔绝于这个世界。他终于逃离了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