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星期一 上午一、二节 《女娲造人》
昨晚备课的时候,在课件中放入了一句话:未来有一万种可能,每一种都是当下积淀的结果。之后,告诉同学们,预备铃响即开始读书,从前往后读古诗和古文,利用好没一点的时间。
上午的课上下来,整体感觉是比较顺畅的,从批注的解读,再到文章和文言的对比,最后思考古人为什么要写这样的神话故事,是为了解释当时他们所好奇的事情,也表达他们对美的向往。课后布置了做语文课堂作业本的作业,包括同桌互相讲神话故事并进行评价,扩写最后的《夸父逐日》。
我现在上课有一个很大的感受,就是上不出语文的美感。语言文字应当是美好的,但是在语文课堂中却没能够读出来,这是一种遗憾,也是我在语言文字上不够深入。
我在想:既然是想象类的故事,可不可以先让学生说说想象的神奇之处呢?作者的哪些联想和想象让你觉得神奇?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去品析。这样做的话,是不是更贴近文本呢?
在4班上课的时候,一个孩子没有及时地做笔记,早读课的听写也干脆没有做。我很生气,让他到办公室来补课堂笔记。但是,不管我怎么叫,他都不来。我觉得权威受到了挑战,再次叫他,直到他来了为止。等他终于到办公室,下一堂课又开始了。我打算中午再让他来一趟。
但是,大课间的时候,我看到了他的另一面。升旗仪式,要颁无人机的奖项,应嘉乐是第一名,并且非常自信地在讲台上展现自己,完美地完成了一次飞行。那一刻,我看到了他在这一方面的绽放。还有王昱懿,陈禹皓,他们都展现了自己的风采。这也验证了人是丰富的,是未完成的,千万不要武断地去评价任何一个人。
12.24-12.25 星期二、星期三 每天两节 《皇帝的新装》
两节课上完皇帝的新装。这段时间上课都非常焦虑,总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各种慌乱,常常熬夜到很晚,但毫无收获。没有思路,上网找了一个情景化的PPT来上课,讲的是皇帝的这场游行请我们参与直播,我们要设计直播,即梳理情节,品析人物形象,最后探究主旨,逻辑还是比较清晰的。我在上课的时候加入了人作业本的内容,这样会更深入一些。
上课的过程有有意思的地方,学生会觉得这个情境很有意思,以后可以设置更真实的情境,比如给父母写一封信之类的,就是让学生真实地去做,他们会更有参与感。还有在四班的时候,学生的表现力很强,真应该让他们演一演皇帝的新装。只是当课成为应试必需的内容时,课就像蒙上了一层灰,变得没那么有意思了。总之,要以学生为考虑,多尝试。
我心目中的好课,是扎实的,也是生动的。是学生踏踏实实学到东西的,也是积极参与快乐收获的。这是不是袁校所说的灵性课堂呢?
学期末这段时间,我的课变得很奇怪,我也多了很多的焦虑,耳朵里总是有很多的声音,华四老师的扎实课堂很冲击我,张老师扎实中带着灵动的课堂也很冲击我,我开始混乱,不知道如何是好。怎么上,上什么?每天都在拷问着我的灵魂,但我一无所获。
我也深刻的发现自己在教学上的匮乏,很多能力的缺失,比如文本解读的能力,教学设计的能力,重难点把握的能力。这些能力都是必备的,却是我所欠缺的。接下来还是踏踏实实地做起来,学起来吧。想得再多,不如扎实地做。
教学内容结束了,作文写得不多,随笔写得不少,反馈很少。课文教得也不怎么扎实,至少很多点是没有落实到的。活动探究单元也没有认真去做,有很多的遗憾。这学期我一直在适应,没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希望下学期有所改变吧。
12.26 星期四 上午 连排课加一整个早读 文言断句、名著复习
今天上午四节课。昨天和张老师聊了一下,不那么焦虑了,还是从课本和作业本出发,复习必考点。归纳知识点,学和练习相结合。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会做,知道怎么做。我也让学生买了练习本,将练习的内容笔记做到练习本上,题目抄到练习本中进行训练。从这个角度来看,训练真的是必不可少的。
想到之前去上海培训的时候,王老师和金老师都是给学生每周都练卷子,改卷子,学习的练习是很多的,他们的文本解读能力很强。我要从自己开始,训练自己的文本解读能力,并教学生如何进行文本解读。知道是一回事,实践又是一回事。所以学和练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
上午进行文言断句的讲解,用的学一个习里面的资料,还是很有效果的。进行总结后,学生 应该是有数一点了。从课本出发,去归纳总结知识点,是非常好的方法。也就是说,所有的方法,都不如踏踏实实地做,做着做着,也许就知道该怎么做了。所以,想得再多,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先去做,才会知道要怎么做更好。比如我脑子里有很多名著阅读的想法,但是我自己都没把《西游记》看完,又怎么能够帮助到孩子们呢?今天浩瑜问我,为什么朱紫国问药归入人为原因?我支支吾吾说不出来,那一刻实在太尴尬了。然后我下午就去把这一章给看了!
下定决心,寒假把《骆驼祥子》看了,必须!让学生做的,老师自己要先做啊。切记切记!还有一个学生问我,嫉恶如仇和疾恶如仇有什么不同,等等。这些问题很语文,也很棒,也是还是的疑惑让我发现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
晚上就考语文了。考前我干了一件傻事,把沛含的作文修改了很多很多,尤其是语言方面。现在想想,似乎不够谨慎,自己应该先大致改一下,再和她交流才对。我把试卷做了一遍,难度还好,题目是很新的,也还挺好。张老师组试卷,我们一起算分数,最后由我对接排版。包括页面,答题卷的空格。第二回做这事,感觉熟练了一些,对于试卷的页面之类更有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