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幸聆听了海南幼教名师吴海虹老师的讲座《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受益匪浅。
![](https://img.haomeiwen.com/i7876998/d287b6010c3ffcc5.jpg)
吴老师实战经验非常丰富,讲座深入浅出。通过视频、实例、游戏让我们明白了很多道理。
身心健康是学前教育首要目标;幼儿期,生活的过程其实就是学习的过程。幼儿园时期孩子的生活能力比学习能力更重要!
幼儿期,要注重培养孩子三大能力:自理能力、独立能力、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一)自理能力: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穿鞋子、自己收拾玩具等等,自理能力越强的孩子在学习上也将表现更突出。
( 二 )独立能力:家长不要总帮忙喂饭(生怕来不及,他自己吃太慢),不要总帮他穿衣服。经常帮忙,他就形成依赖心理,自己不动手了。
(三)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专注于玩具或某一件事时,尽量别打扰他,他的大脑正在高速运转,他的小手肌肉正在敏捷活动,他正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在玩中形成的。
对于大班的孩子而言,生活上向小学的习惯靠拢。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理能力和家务劳动的能力。除了让孩子学会自己穿衣服、脱衣服、上厕所、刷牙洗脸等白理能力,还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收拾玩具、摆放碗筷、扫地、抹桌子等,培养任务意识和规则意识。
孩子的自理能力来自于生活中的日积月累。
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以语言为例: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断交往情境的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家长应该多与孩子交谈,多与孩子一起看图画书。
当然,家长更应为幼儿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宜的锻炼,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3到6岁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和人际环境,让孩子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让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温和的脾气,成为“暖男”或是“小棉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