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杂读小记(一)

杂读小记(一)

作者: 伯涵子弟 | 来源:发表于2021-04-14 22:53 被阅读0次

本周泛读了两本书《Work the System》、《哲学的故事》,以下内容以第二本书的速读后的点滴思考和记录,第一本书仅读了一半,待下周拆解。

知道哲学这个词,约莫是敲字者的高一、高二时代。初中时期只知数理化,不知政治,更甭提“艰深如斯”的学科。似乎那时的所谓哲学,也不过是政治、思想统一的需要,今天的脑海里仅存的不过是主次矛盾原理,云云。那会时光是世纪之交,除了南大使馆事件、911等深切影响外,似乎一切静好。

如果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那么哲学就是科学的那把刀。这是许多年里,哲学给予我的主要印象。哲学当然可以居此功,但它远远不止如此。这是经历了近40年人生后,才得以窥见的庞大一角。

似乎哲学无所不能,可究竟为何,人为什么需要哲学?

我们一生似乎都在追寻,世界与我之间,到底是合一,还是有别?个人的答案是,阶段合一、始终合一。是的,我们的生命起于毫末,终归于尘土,回归自然。自然是我们本来的面目,无论灵魂未来是否有结论,但这副肉身始终受制于基因、环境等,不由自由意志或所谓灵魂操控,强大如乔帮主,也未能预知生死。哲学是基于人类整体的智慧,学习了解它,是更好的反思自我与社会、实现自身、现世(假如有来世的说法)的定位的好工具。人类进步有一项不容辩驳的事实是,在前人的知识、经验积累中,不断达到新高度。既然有前车之鉴,后人就没有必要在罗马大道旁,再苦哈哈地开辟羊肠小路。新人类的使命是,在未知的领域开疆拓土。在已知的大道上,无论是闲庭信步还是拔腿飞奔,生于这个时代,我们是幸福的,因为数千年的智慧汇聚一堂,而借助互联网,还可以信手拈来。佛拈花而笑,人应为掌智慧而知足。

扯远了,说回该书本身,我用三个词来大略定义,深入浅出、不失系统、窥探伟大。

一、深入浅出,入门首选;
每个人都需要一本哲学启蒙书,而哲学手把手教的正是智慧,但不可不说的是,许多人会或多或少地被哲学这两字本身给吓退。

谈论哲学吃力不讨好,充斥的是各种问题。意义、本质、认识世界、等等深沉的话题。无论是哪方面的内容,相关著作都是汗牛充栋,哲学思想、流派是异彩纷呈。就以本体论为例,就有机械唯物论、神创论、怀疑论、唯心论、机械唯物论、辩证唯物论等等,而认识论更加多姿多彩,尤其是发展到现代,不仅是感觉论、经验论的对抗,先验综合论和辩证法的调和,晚近更发展出逻辑实证主义、实验主义、现象学、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等认识方法。唯其谈论的都是与人的本质及人如何认识世界的问题,因此哲学与人密切相关,哲学只不过是在人天然朴素的世界观之上,用某一套理论加以系统化之,让人的认识更加有条理。如此而已。

忽略以上这段废话,这本书花了大篇幅讲了许多故事,当然也有讲上述的内容,但重点是让人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隐隐感觉到那条大道上的脉络。启蒙也因此而来,所以此书在此关节上,可谓居功至伟。实在短时间无法参透那些艰涩、隐晦的术语,我们只需要关注贤者、良人的生命本身,关注活着的情趣,字里行间充满的人性温情。

二、不失系统,一以贯之;
除第一特点外,我们无法否认哲学浩瀚,让人有种“生有涯,知无涯”的无奈。本书以一种横跨时空,以及作者本人威尔杜兰特的洞见,给我们构建了一条清晰的脉络,让读者可以轻松窜起那些失落在耿耿星河里的耀眼之星。除了世人皆知、儿童也易知晓的希腊三杰外,还有奥古斯丁、笛卡尔、培根、斯宾诺莎、康德、黑格尔、叔本华、斯宾塞、尼采、詹姆斯、罗素、杜威等等,读者可以在最短时间,最快入门哲学。多一分他们的生活故事、思想观点以及历史评判,便少了一分晦涩难懂。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旁观智者们的挣扎时,我们可以更轻松地正视自身每天所遭遇的那点事。在许多激情澎湃的经典语句中,一目了然地对各种哲学思想潮清晰地认识。让人不由得想起仲尼先生的话:“吾道一以贯之。”读完该书,诚有此感。
  
三、窥探伟大,人可以为何而死。
作者开篇就有一篇气势磅礴的故事导论,谈到了哲学对人生的助益,谈到了哲学涵盖的分支,谈到了哲学对秩序追求的终极目标。一直以来,我都对哲学包括认识论、本体论、逻辑学、伦理学、美学、政治学等内容深感不解,经作者精辟入里的阐释,解开了心中的认识谜团。认识论是解决人认识世界的秩序安排问题,本体论是解决世界起源的秩序安排问题,逻辑学是揭示世界发展规律秩序的问题,伦理学是解决人类社会道德秩序安排的问题,美学是解决人类个体追求幸福秩序的问题,政治学是构建人类集体生存秩序的问题。显然,作者通过哲学对秩序的思考与安排这个支点,串起了哲学庞大的学科体系,让哲学变得简洁易懂。作者在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古希腊哲学大家身上花费的笔墨非常之多,目的在于理清哲学的起源,回到哲学最基本的问题上:认识人自己;认识存在的世界。作者也不厌其烦地引经据典来分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庞杂的哲学思想体系,显然也是在于向读者梳理出认识论、政治学、伦理学、美学等学科的源流,为随后哲学史发展奠定基础。
  随后,作者对几位在哲学思想发展史上起到重大转折的人物进行了重点介绍,对西方哲学唯理论、经验论、经院哲学三条发展主线进行了充分说明。比如,作者对康德的介绍就足见其身后的哲学家素养,对康德生平、时代语境、思想来源、哲学体系等等进行了追踪梳理和条分缕析,全面呈现这个从古代哲学转入现代哲学的关键人物的心灵世界、哲学成就、历史地位。依作者,康德正好出生在法国唯物主义思潮滥觞、革命运动高歌猛进的年代,而此时德国却处在追求现代思想变革的前夜,康德既敞开思想的殿堂迎接法国新思想的进入,同时也把眼光放在德国的当前,以务实的态度否定通过革命运动掀起德国哲学的巨浪,而选择了通过构建融合唯心论、唯物论的新的哲学体系来猛烈批判、扬弃腐朽的神学中心主义哲学主流,将哲学思潮扭向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全新观察视野。这样看来,康德哲学来源既有来自休谟、卢梭的启迪(这种卢梭客厅摆放唯一的装饰品系卢梭的画像可以看出),又有德国专注于思维科学研究的民族气息,康德在建构哲学体系中,心中不免立着一个要去批判的敌人,然而,其苦心经营建造起来的哲学思想大厦却是另外一个人心中的假想敌。哲学就是这样循环反复发展,形成一个关于探讨智慧的开放的体系。通过作者对其哲学思想的阐述和批判,完整展示了思维科学的精细之美,感受到了智慧的无限魅力。
  哲学不仅关注物质世界,也关注思维世界,更关注二者之间怎样连接起来,这个连接就是人的问题。围绕着三个问题而搭建起来的哲学大厦,其思潮、其理论是如此庞杂繁复,哲学甚至有陷入探讨思维科学的各种艰深技艺当中不可自拔,使得哲学成为一门高高在上的理论科学而染上了贵族气,失去了希腊哲学产生之初通过人的理性思辨认识世界本质、从而改造世界的本义。这种趋势,进一步扩大了哲学家与一般人的距离。作者也时常以诙谐的笔调调侃,哲学家要么是孤独者,要么是疯子,鲜有正常人。因为他们的内心受到了强烈的知识探索的驱动、受到了构建庞大思想体系压力的煎熬,这种为智慧而献身的精神,往往让他们与其所生存的时代充满了距离感,生前基本上都穷困潦倒,死后方才爆得大名。哲学本是指导人如何生存、如何与世界和解的思维科学,然而哲学家精致思想与困顿生存之间的矛盾,却让平常人天然地保持一份隔膜,以为哲学的高深与哲学家的疯癫是一种常态。殊不知,哲学家也是人,也有自己的爱恨情仇,也有各自可爱的一面。这一点,作者在对尼采的介绍上,体现的尤其明显,让别人以为是“疯子”的尼采恢复了一个追求尊严、美、幸福的浪漫青年形象,以及他思想的无穷魅力。
  本书对哲学史的批判以美国实用主义哲学思潮为终点,不免让人有缺少现代哲学批判的遗憾。然而,作者无数次指出,西方哲学思想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永远没有发展的终点,尤其是哲学发展到现代,由于现代社会生产力的极大解放,人们对物质的探索发展到无以复加的深入,人们对思维的探索进入到了意识、心理的医学层次,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哲学的思想潮流更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兴起。当然,每个人都不可能穷尽所有的哲学思想,不可能践行每种哲学思想的主张。然而我们常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哲学,这种哲学就是朴素的世界观、人生观。我人虽然不是很赞同美国哲学家詹姆斯把人分为“柔性”气质的人和“刚性”气质的人的观点,但倒是认同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气质,这种气质决定了人的思维方式,决定了其对着哲学思想的吸收,形成其独特的哲学观。因此,普及哲学教育,对人认识自己、认识世界以及适应世界去生存,其实非常有必要。
  以上就是《哲学的故事》读后,经《十三邀》许知远采访罗振宇获悉该书。

相关文章

  • 杂读小记(一)

    本周泛读了两本书《Work the System》、《哲学的故事》,以下内容以第二本书的速读后的点滴思考和记录,第...

  • 《杂想小记 · 一》

    《杂想小记 · 一》 -文·九 千鹤挑暮,乱山渐入,翠荷锦鲤水舞雾,一点潋滟随万户。 鸾夜依洄,独鸣九皋,厚山薄海...

  • 晨杂小记

    学习和生活 像是波推波 浪排浪 更迭中 彼此交替 总是不尽 而且像一片支流不断汇入的水域。。。 愿我在知识爆炸中成...

  • 《杂悟小记》

    (三) 一个人的努力若配不上梦想,焦虑就会找上他。这个时候,不妨脚踏实地,并接受那些可能有的坏结果,一定要去做出改...

  • 《杂悟小记》

    (一) 高考结束了,你人生所要经历的考试远远没有结束,而高考或许是其中第一个具有历程碑意义的考试。 你永远也不知道...

  • 《杂悟小记》

    (二) 这世上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我一直都知道的,可是一直不听。一次又一次幻想未来的成功而忽视了当下的努力,...

  • 杂思小记

    我的心跳动得如此厉害, 不是因为你, 而是新的生活。 不要让自己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相信很多人都面临过进退两难的困境...

  • 杂思小记

    又到了一年的最后几天,迷迷糊糊的,一年又过了,收获更是无从谈起,在这个奔三的尴尬的年纪,还是一贫如洗,无数次的自怨...

  • 杂笔小记

    不知怎的,心情有些低落,突然有那么一丝丝小心酸,近日来一直告诉自己:“只要还活着,我就是幸福的!”的确,我该感恩,...

  • 杂心小记

    实践中出真知,这算是对书的新理解吧。 -记于2017年1月21日与兄交流后 我写出了我人生中第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杂读小记(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tkrl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