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3/16 Blue文 读书打卡
书名:《思考,快与慢》
作者:丹尼尔.卡曼尼
章节:第34章〈善用框架效应,让生活更美〉
书摘心得:
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角度的描述可以引起大脑的不同联想,即系统1如何对此反应,这的确会产生不同的“含义”。逻辑上相同的陈述引发了不同的反应,这一事实使人们无法像经济人那样可靠且有理性。
情感的框架效应很难抵挡。一个不好的结果,如果被架构为成本因素,比简单的描述成损失更易被接受。损失能比成本引起更强烈的负面感觉,选择不是基于现实的,因为系统1就不是基于现实的。人类大脑不会受限于现实,是接近还是逃避是经由文字引起的,而且当获得是确定的时候,系统12便会偏向于获得,若损失是确定的时候,系统1便会规避损失。
框架研究的三个主要发现:
1.在受试者的选择与框架相一致时,与情绪激发相联系的大脑区域(大脑扁桃体)会很活跃。
2.在受试者没有顺从自己的意识时(既他们在已知确定的事是损失时,依然选择确定的是),和矛盾以及自我控制相联系的大脑区域(前扣带)会更活跃。
3.那些最不易受框架效应影响的人,大脑额叶区的活动会加强,该区域可将情绪和引导做出决策的理性联系起来。
系统1对于引起情绪的文字很敏感。重新构架是要付出努力的,而且系统2通常很懒惰。除非有明确的理由需要这样做外,否则,大多数人都会被动地接受在框架下的决策问题,因此很少有机会发现我们的偏好受框架约束而不是现实约束的程度。
框架实验显示:对风险规避或冒险的偏向都不是基于现实的,在同样客观的结果中,作出的偏向会随着不同的制定情况而反转。我们必须适应重要的决策也受系统1影响(而不是掌控)的事实。
你的道德感觉与框架相联系,与对实际情况描述相联系,而不是实际情况本身。框架不应该被看成是种掩饰或曲解了潜在偏向的干预。我们的偏向是关于被架构的问题,且我们的道德直觉是关于描述的,而不是关于其实质的。广泛的框架和涵盖多种情况“心里账户”得综合考虑往往会导致更理性的决策。
某个重要的决定是受该情况下完全无关紧要的特征控制的。这似乎令人困窘——这不是我们想要的作出重要决定的办法。而且,这也不是我们想要体验到的大脑的工作方式,但这些认知错觉的实例确实是不容诋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