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认识世界的角度或者说坐标体系。
就像以前学过的“矛和盾”的故事,我站的位置就只能看见矛的一面,我就认为这就是矛盾的样子,而你的位置是只能看见盾,所以你认为这是矛盾的样子。
我们在看这个故事的时候会觉得,这不简单嘛换个角度不就行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经常会发生固执己见的现象。
这也是很多夫妻经常产生矛盾的原因,我认为是这样的,你那样很不合理,你认为应该是那样的,我这样不可理喻。
举一个我家的例子:
有一次,一大早我在厨房做早饭——包包子。小宝突然哭闹起来叫我过去(经常会有哭闹现象),我呢看时间比较紧了,想先把包子放进锅里蒸上再过去,毕竟她爸在那。她爸是不善于不愿意哄小孩也从小就缺乏跟孩子亲密的,所以根本不找他。
哭闹了一两分钟,她爸说了几句:别哭了一会你妈就过来了…之类的话。没管用就着急了,语气恼火的叫我过去。
而此时我正想快放上蒸着再过去,很快就能放完了,以免耽误大宝吃饭还要上课。
跟他说了情况,不但没得到帮助,反而惹来了怒火冲天。我就觉得很委屈。最后闹得很不愉快。
过后回顾这次吵架,我再来看我们彼此,其实就像是只看到自己的那面矛或盾。
我的角度认为,这个时候你不该来帮我一把吗?就只会躺在那瞎嗷嗷,就没有一点参与帮忙的意识,你不想哄孩子来帮我放一下包子也行啊。
对方的角度却认为,什么包不包子晚不晚的,先扔那先哄孩子,你的处事顺序有问题。
所以就形成了交流的错位,他指责我,我抱怨他。
其实我们在相处的过程中,更多的注重了“我看到的事实”,却没有看到“彼此的感受”。
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中提到:发生了什么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人内心的感受。感受远比所谓的事实更重要,而在家庭中,理解并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最重要的。
而在现实中,感受恰恰是我们最常忽略的。我们常常会摆事实讲道理,却往往忽略了,再有道理也抵不过“我现在很难过”。
我们从小的教育环境,致使我们也成为只会评理的人。但是我们也会发现这样做往往不能很好的相处。这也就要求我们要尝试换方式了。
那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是体会自己此刻的感受是什么,而不是急着跟对方博弈。看到自己的感受,尝试表达自己的感受。刚开始可能是后知后觉,过后回顾反思的时候,发现哦我当时是这样的感受;逐渐增加觉察,提升到当知当觉,发生的当下觉察自己的感受,尝试表达自己的感受;最高境界是先知先觉,在还没有发生到这一步就先意识到。
然后,能够看到并表达自己的感受之后,再尝试理解对方的感受。这也是从后知后觉开始,逐渐练习越来越有意识。
就是要从我做起,把从评理主动带到交流感受上来,这样就为彼此理解开辟了方向。
尽量减少评价,评价是阻断交流让彼此的情绪越来越脱离正轨的主要原因。
坦白说这不是一个快速上手的方法,毕竟我们已拥有另一套模式好几十年,就像长在我们身上一样了。
但是相信希望生活更愉快的我们,一定会为此付出自己的改变,即便这个过程有些坎坷。即便有时候还要应对“凭什么是我”、“为什么是我”之类的情绪。我们都不孤单,这也是毕竟之路。
最后,建议给自己种下一个心锚:任何看似荒诞的事情背后,都有它最真切的原因。如果你觉得它荒诞,那很可能是因为你不理解它。
带着这个心锚,面对很多事情就会更平和,更愿换个角度探索一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