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自己安排了很多事,上午在网上发布了帖子明天要搬旧家具到山东老家,还计划明天搬剩余的家具到新家,这样后天可以从大厂搬其他家具到新家,大后天就可以准时出发去山东接儿子。今天上午还约了装修公司的设计师来定水电位置,但因为好多位置需要现场确定尺寸,所以设计师说要和工长现场定。联系工长说下午三四点钟到。到了三点多,电话联系工长说因为有事耽搁了,要晚上六点半才能到北京。听到这个消息焦虑和愤怒涌上心头。因为中午有物流打电话约了晚上要去租房的地方搬家具送到山东。又看到装修公司毫无计划,主料辅料什么都没进场,今天就来了一个工人还干了半天就说有事走了。想起这些感觉愤怒从腹部升起,但被搁在胸部堵在那里被自己强压着。脑子里都是担忧,担忧自己做不好,害怕被责备。先想到的居然是怕被老婆责备怎么这么点事都做不好。本想开车去接她,但想到把自己的感受先写下来,所以就给她发了个微信继续在这写。
脑子里想的是害怕自己做不好被老婆责备。其实她并没有给我任何压力,为什么我会这么想?是我自己想表现得好得到别人的夸奖,但又觉得这么点事都不能做到极致的好,根本就不配得到夸奖。是的,任何事情我都在追求极致,只有做到极致才会让自己夸奖一下自己。但实际上很多事情自己都是以过关的心态去做的。比如做家务,比如看孩子,比如工作,只有赚钱,或者说赚大钱的机会才会让自己真的能扑在上面去学习,研究,但实际上一旦遇到困难就又变成过关模式。
副型自保这一关就让自己很难逾越,和利益相关的事情就会自动启动切换到这个模式里面,利益第一,其他都是第二位的。这是我的功课,需要时刻保持觉察和觉知。
做事的模式呢?每次都是过关模式,能敷衍就敷衍,背后是什么,是可以让自己换得多一些的休息和安逸。而且做任何事都不分主次,只要来了就快速的敷衍过去,求得片刻的宁静和安逸。是的,做完让自己歇着很重要,而且几乎每次启动敷衍做事的背后都是这个。
小时候做任何事,只要是和外界打交道的任何事都要叫上妹妹一起去。比如去街头小卖店买个本子,买只笔,买零食都要叫上妹妹才可以。因为不敢一个人去。是害怕自己一个人太孤单吗?我能想到的最小的时候的小时候的事就是和妹妹一起被锁在家里。是害怕这种孤单的感觉吗。感觉此时胸口被堵着一些东西上不来。头脑里一片空白。九号没有自我。这是陈浪说的,我现在感受不到。但回看自己的模式,好像是真的如此。无论做什么,我都要看别人的眼神和态度去决定自己下一步的行动。自己要做什么呢,根本不知道。只知道去配和别人去做,让别人高兴就可以了,这样就可以世界一统,天下和谐了。哪怕这个事情损害了自己的利益,确实在所不惜。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
在我的世界里没有冲突,因为自己根本就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个自己,别说重要性,在心里排到最后一位都不会有。这样的好处是什么?不冲突。可以麻醉自己呆在这舒适安逸的感觉里面。如果表达自己,第一步肯定会破坏这个和谐,会和别人起冲突。会让自己陷入孤独一人的恐惧里面。一个人面对这个世界,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根本不敢去想。
九号的出路在哪里,权威的答案是去到三号,彰显自我,这样必然会打破原有的和谐,会有冲突。但这样才能让自己找到自己。然后去到六号,学会在冲突里面和别人建立关系。最后回到九号,这是一个圆满的修行过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探索自己,才刚开始。而第一步是彻底的打开自己的心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