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Java 多线程 - Java 内存模型

Java 多线程 - Java 内存模型

作者: Richard_易 | 来源:发表于2019-10-06 14:32 被阅读0次

    前言

    学习Java多线程,要了解多线程可能出现的并发现象,了解Java内存模型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对学习到的重要知识点进行的记录。

    注:这里提到的是Java内存模型,是和并发编程相关的,不是JVM内存结构(堆、方法栈这些概念),这两个不是一回事,别弄混了。

    Java 内存模型

    Java内存模型(Java Memory Model ,JMM)就是一种符合内存模型规范的,屏蔽了各种硬件和操作系统的访问差异的,保证了Java程序在各种平台下对内存的访问都能得到一致效果的机制及规范。目的是解决由于多线程通过共享内存进行通信时,存在的原子性、可见性(缓存一致性)以及有序性问题。

    主内存与工作内存

    先看计算机硬件的缓存访问操作:

    ​ 处理器上的寄存器的读写的速度比内存快几个数量级,为了解决这种速度矛盾,在它们之间加入了高速缓存。

    ​ 加入高速缓存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缓存一致性。如果多个缓存共享同一块主内存区域,那么多个缓存的数据可能会不一致,需要一些协议来解决这个问题。

    image

    Java的内存访问操作与上述的硬件缓存具有很高的可比性:

    ​ Java内存模型中,规定了所有的变量都存储在主内存中,每个线程还有自己的工作内存,工作内存存储在高速缓存或者寄存器中,保存了该线程使用的变量的主内存副本拷贝。线程只能直接操作工作内存中的变量,不同线程之间的变量值传递需要通过主内存来完成。

    image

    内存间交互操作

    Java 内存模型定义了 8 个操作来完成主内存和工作内存的交互操作

    • read:把一个变量的值从主内存传输到线程的工作内存中
    • load:在 read 之后执行,把 read 得到的值放入线程的工作内存的变量副本中
    • use:把线程的工作内存中一个变量的值传递给执行引擎
    • assign:把一个从执行引擎接收到的值赋给工作内存的变量
    • store:把工作内存的一个变量的值传送到主内存中
    • write:在 store 之后执行,把 store 得到的值放入主内存的变量中
    • lock:作用于主内存的变量,把一个变量标识成一条线程独占的状态
    • unlock: 作用于主内存的变量,把一个处于锁定状态的变量释放出来,释放后的变量才可以被其他线程锁定。

    内存模型三大特性

    原子性

    Java 内存模型保证了 readloaduseassignstorewritelockunlock 操作具有原子性,例如对一个 int 类型的变量执行 assign 赋值操作,这个操作就是原子性的。但是 Java 内存模型允许虚拟机将没有被 volatile 修饰的 64 位数据(longdouble)的读写操作划分为两次 32 位的操作来进行,也就是说基本数据类型的访问读写是原子性的,除了longdouble是非原子性的,loadstorereadwrite 操作可以不具备原子性。书上提醒我们只需要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因为这个是几乎不可能存在的例外情况。

    虽然上面说对基本数据类型的访问读写是原子性的,但是不代表在多线程环境中,如int类型的变量不会出现线程安全问题。详细的例子可以参考范例一

    想要保证原子性,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式:

    • 如果是基础类型的变量的话,使用Atomic类(例如AtomicInteger)
    • 其他情况下,可以使用synchronized互斥锁来保证 限定临界区 内操作的原子性。它对应的内存间交互操作为:lock 和 unlock,在虚拟机实现上对应的字节码指令为 monitorenter 和 monitorexit

    可见性

    可见性指的是,当一个线程修改了共享变量中的值,其他线程能够立即得知这个修改。Java 内存模型是通过在变量修改后将新值同步回主内存,在变量读取前从主内存刷新变量值来实现可见性的。

    可见性的错误问题范例比较难以模拟,有兴趣的可以借助此篇文章更好的理解。

    想要保证可见性,主要有三种实现方式:

    • volatile
      • Java的内存分主内存和线程工作内存,volatile保证修改立即由当前线程工作内存同步到主内存,但其他线程仍需要从主内存取才能保证线程同步。
    • synchronized
      • 当线程获取锁时会从主内存中获取共享变量的最新值,释放锁的时候会将共享变量同步到主内存中。最多只有一个线程能持有锁。
    • final
      • 被 final 关键字修饰的字段在构造器中一旦初始化完成,并且没有发生 this 逃逸(其它线程通过 this 引用访问到初始化了一半的对象),那么其它线程就能看见 final 字段的值。

    范例一中的 cnt 变量使用 volatile 修饰,不能解决线程不安全问题,因为 volatile 并不能保证操作的原子性。

    有序性

    有序性是指:在本线程内观察,所有操作都是有序的。在一个线程观察另一个线程,所有操作都是无序的,无序是因为发生了指令重排序。在 Java 内存模型中,允许编译器和处理器对指令进行重排序,重排序过程不会影响到单线程程序的执行,却会影响到多线程并发执行的正确性。

    想要保证可见性,主要以下实现方式:

    • volatile
      • volatile的真正意义在于产生内存屏障,禁止指令重排序。即重排序时不能把后面的指令放到内存屏障之前。
    • synchronized
      • 它保证每个时刻只有一个线程执行同步代码,相当于是让线程顺序执行同步代码。

    有序性这块比较难比较深的内容实际上是指令重排序这块的知识。我这就借花献佛,引一篇我认为讲的比较清楚的文章。内存模型之重排序

    先行发生原则

    JVM 内存模型下,规定了先行发生原则,让一个操作无需任何同步器协助就能先于另一个操作完成。如果两个操作之间的关系不在此列,并且无法从下列规则推导出来的话,它们就没有顺序性保障,虚拟机可以对他们随意的进行重排序。

    • 单一线程规则 - Single Thread Rule
      • 在其他书上又叫 Program Order Rule - 程序次序规则
      • 在一个线程中, 在线程前面的操作先行发生于后面的操作。(准确的来说,是控制流顺序,而不是代码顺序,因为或有逻辑判断分支)
    • 管道锁定规则 - Monitor Lock Rule
      • 一个 unlock 操作先行发生于后面对同一个锁的 lock 操作。
    • volatile 变量规则 - Volatile Variable Rule
      • 对一个volatile 变量的写操作先行发生于 后面对这个变量的读操作
    • 线程启动规则 - Thread Start Rule
      • Thread 对象的 start() 方法调用先行发生于此线程的每一个动作。
    • 线程加入规则 - Thread Join Rule
      • Thread 对象的结束先行发生于 join() 方法返回。
    • 线程中断规则 - Thread Interruption Rule
      • 对线程 interrupt() 方法的调用先行发生于被中断线程的代码检测到中断事件的发生,可以通过 interrupted() 方法检测到是否有中断发生。
    • 对象终结规则- Finalizer Rule
      • 一个对象的初始化完成(构造函数执行结束)先行发生于它的 finalize() 方法的开始。
    • 传递性 - Transitivity
      • 如果操作 A 先行发生于操作 B,操作 B 先行发生于操作 C,那么操作 A 先行发生于操作 C。

    在多线程情况下,时间先后顺序和先行发生原则之间基本没有太大的关系,我们衡量并发安全问题的时候不要受到时间顺序的告饶,一切必须以先行发生原则为准。

    插入案例帮助理解

    案例一

    代码

    /**
     * 内存模型三大特性 - 原子性验证对比
     *
     * @author Richard_yyf
     * @version 1.0 2019/7/2
     */
    public class AtomicExample {
    
        private static AtomicInteger atomicCount = new AtomicInteger();
    
        private static int count = 0;
    
        private static void add() {
            atomicCount.incrementAndGet();
            cou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inal int threadSize = 1000;
            final CountDownLatch countDownLatch = new CountDownLatch(threadSize);
            ExecutorService executor = Executors.newCachedThreadPool();
            for (int i = 0; i < threadSize; i++) {
                executor.execute(() -> {
                    add();
                    countDownLatch.countDown();
                });
            }
            System.out.println("atomicCount: " + atomicCount);
            System.out.println("count: " + count);
    
            ThreadPoolUtil.tryReleasePool(executor);
        }
    }
    

    Outout

    atomicCount: 1000
    count: 997
    

    分析

    可以借助下图帮助理解。

    image

    count++这个简单的操作根据上面的原理分析,可以知道内存操作实际分为读写存三步;因为读写存这个整体的操作,不具备原子性,count被两个或多个线程读入了同样的旧值,读到线程内存当中,再进行写操作,再存回去,那么就可能出现主内存被重复set同一个值的情况,如上图所示,两个线程进行了count++,实际上只进行了一次有效操作。

    案例二

    代码

    class Foo {
        private int x = 100;
    
        public int getX() {
            return x;
        } 
    
        public int fix(int y) {
            x = x - y; 
            return x;
        } 
    }
    
    
     public class MyRunnable implements Runnable {
        private Foo foo =new Fo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yRunnable r = new MyRunnable();
            Thread ta = new Thread(r,"Thread-A"); 
            Thread tb = new Thread(r,"Thread-B"); 
            ta.start(); 
            tb.start(); 
        } 
    
        public  void run() {
            
            for (int i = 0; i < 3; i++) {
                this.fix(30);
                try {
                    Thread.sleep(1);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当前foo对象的x值= " + foo.getX());
            } 
        } 
    
        public int fix(int y) {
            return foo.fix(y);
        } 
    }
    

    Output

    Thread-A:当前foo对象的的x值= 70
    Thread-B:当前foo对象的的x值= 70
    Thread-A:当前foo对象的的x值= 10
    Thread-B:当前foo对象的的x值= 10
    Thread-A:当前foo对象的的x值= -50
    Thread-B:当前foo对象的的x值= -50
    

    分析

    这个案例是案例一的变体,只是代码有点复杂有点绕而已,实际上就是存在两个线程,对一个实例的共享变量进行-30的操作。

    read 的操作发生在x-y的x处,相当于两个线程第一次fix(30)的时候,对x变量做了两次100-30的赋值操作。

    案例三

    public class Test {
        // 是否是原子性?
        int i = 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est test = new Test();
        }
    }
    

    请问上述 int i = 1是否是原子性的呢?

    实际上很微妙。

    本案例中的int a = 1在java中叫显式初始化,它实际上包含两次赋值,第一次java自动将a初始化为0,第二次再赋值为1。从这个角度看,这条语句包含了两步操作,并不是原子的。

    但是由于这句代码是在构造方法中,而从类的实例化角度看,一般认为构造方法中对当前实例的初始化过程是原子的。这是因为在实例化完成之前,一般是无法从别的代码中访问到当前实例的。所以从这个角度看,int a = 1实际上是原子的。

    参考

    1. 《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
    2. https://juejin.im/post/5bd971096fb9a0222205d56e#heading-3
    3. http://ifeve.com/concurrency-visibility/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Java 多线程 - Java 内存模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tpu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