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教育灵感就是这样,也许只是那么一瞬间,有一个念头划过脑际,赶紧把他抓住,形成完整而系统的教育创意,提炼出来进行实践,在实践中,完善和升华,这就是在创新教育。
请不要误解,我上面的感悟,并不是对教育专著的注解,而是前几天中考时,我在带队的时候,想到了作文写作和心灵成长的关系,不由自主地和教育反思联系了起来,然后形成的一个教育成长!
还是先让我回到那次考试吧,下午考试结束,整个初中三年,也就随之结束了,可是,我忽然想给孩子们布置一篇作文,算是有始有终吧。
主要写一写这两天考试的感受,这可是一次心灵成长的机会,两天的拼搏,四十多度的炽热,完成了一次巨大的蜕变,如果能够有这么一个总结的话。
越是大的考试,其价值越是连续性的,曾经我和一位全国知名专家,讨论可不可以把高考延伸利用,帮助参加考试的孩子,走完这段独特的心理历程,而不是走了一半,在最关键时,斗转急下,不了了之了。
记录两天考试的所见所感,让考生在考试结束后,第一时间进行总结,然后把这个总结汇总起来,做对比分析,是不是想一想,就有点匪夷所思,应该会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吧。
写了三年作业的孩子,对于这一次作业,肯定是避之不及,即使有那么几个配合的,也可能会敷衍了事,能不能达到教育目的,很多时候,和参与者的参与状态,有非常直接的关系。
然后就是收作业的时间,没办法像原来在教室了,毕业之后也不是过一个双休,一篇作文看似简单,加入这些因素,就成了千难万难,似乎根本不可能实现了。
其实,最困难的还是,我所追求的效果能不能像我所期待的那样,或者说,不如我期待的好,甚至走进反面了,我会不会收获另外一种教育财富,毕竟,反思失败,也是成功。
但是,很遗憾地说,我没有成功,连实践都没有,这让我想到了李镇西老师那个故事,那个我在很多地方引用,关于怎么对待环境突破的故事。
我们的灵感是不用怀疑的,教育的成长也不用怀疑,只是我们缺少勇气,没了勇气,一切都会很快消失,教育创意的有和没有就不存在任何的区别了。
我的放弃全来自于此,错过了第一天,最好的契机,第二天又陷入了犹豫,一直到现在,只剩下遗憾了,一届学生有一个这样的作业,别说是一篇有价值的成长作文了,只是一个作业,哪怕有十几个人完成,其价值就值得尝试。
这又让我想到了田教授曾经提醒的,三年的博一班生活,你会遇到很多难忘的瞬间,对于这些瞬间的把握和判断,能够记录下来,即使不做出评判,若干年回头一看,就会形成很多教育财富。
把这个没有完成的作业记录下来,算是对自己的提醒吧,生命中是留下很多努力后的遗憾,还是一边努力一边收获满满,希望自己勇敢一点,不要偷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