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走此一遭,当真不枉

走此一遭,当真不枉

作者: 等待晓晓 | 来源:发表于2019-11-04 19:43 被阅读0次

    名垂千古,流芳百世。用这八个字来形容孔子再合适不过了,如今,全国中小学生的课本几乎都是“孔子文学”,他的思想传递给一代代国民,成为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精神文明,提到孔子,想必鲜少有人会持批判态度,多数都是争抢的吹起彩虹屁。孔子的一生经历丰富,若谁有幸能拿到孔子的人生剧本,那可真是一种沉浸式体验了。

    传说孔子有三千多个弟子,这些弟子中有贵族、有农民、有商人、有工匠……他都对他们一视同仁,不会因为弟子的身份特殊而有所区别对待,在孔子的眼里,这些人都是他的学生。孔子的名声远近驰名,很多人都会慕名而来,有人想是否他选弟子的门槛很高,其实不然,孔子的学费只是几斤肉干,并且只要弟子想学,他就会认真教导。孔子的弟子中有些人的年龄比他大,地位也比他高,但是都非常尊敬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所言,自是有理,所以才受到推崇。

    如果说孔子作为一名职业教师一直从事职教生涯的话,那么他的人生其实并不需要被后世拿来做文章,正是他的一种远大理想,让他开始周游列国,这才有了那些传奇的经典佳话。他这一路历经千辛万苦,也堪称“九九八十一难”了,被拒绝、被嘲笑、被辱骂,但是他都没有放弃,他带着自身的思想理念走访了一个个地方,他不是在贩卖他的思想,他只是在传达。这漫漫长路,有些弟子离开了,而有些弟子还和孔子在坚持着。后来,孔子总结了心得,在官场失意之后又开启了新的征程,而这次,他身边的弟子已经屈指可数,他苍老的在世间游荡,仍为了而立之年的愿望。“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是孔子对自身的期望,我想,他用另一种方式做到了。

    在所有人的眼里,这场旅途终归是痛苦的,可是为何这本书要叫做《孔子,人生不苦旅》呢?也许作者并不是想要传达形式意义上的“不苦旅”,而是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来告诉世人,世界上最苦的旅程,也不过如此了。

    孔子的思想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时代留了下来,不管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还是“知行合一”,如今的中华依旧需要他。

    他的名字叫孔子,字仲尼。他来世间走此一遭,当真不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此一遭,当真不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txcy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