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做了两件事,备考教师资格证面试,以及报了弘丹老师的写作班学习拆解稿的写作。前一件光荣扑街,后一件自认在原本就较为紧凑的学习行程下,完成的还不错。
在报写作班之前我读书一直有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读书不过脑子,从来都记不住。就算知道一本书要重复去读,才能活学活用,但惰性思维就会觉得,嗳就把读书当消遣不好吗,读书过程我都享受到了,何必再去翻第二次呢?何况世上有那么多书要去读,多读几遍怎么来得及呢?
然后遇到了拆解稿这种形式的书写,就明明白白告诉你:想赚钱,你得把书多读几遍。
我们都知道,现在公众号简书今日头条什么的各类平台都有给写作者曝光的机会,于是各行各业的工作者都默契地多干了个兼职——写作。此外,时间更为充裕的大学生和全职妈妈们,当然也是更为积极地投入了这项事业啦,以至于如今写作者遍地走,终于让我们迎来了一个全民写作的时代。
知乎编故事,公众号毒鸡汤,起点晋江修仙穿越种个田。一时间快餐文学塞满了我们的网络,大家似乎都在力求快,爽,爆点爆点爆点。是因为对于写作者来说,只有这样,才能写出让人们爱看的东西,才能在未来的某天,或许是一个百无聊赖等待消食的黄昏,打开邮箱发现多了封编辑回复的稿件,说“恭喜您过稿了!”从此履历里多了件值得吹水的事,自己的生活也多添了块可颂。
但这样的追热点成风的现状,其实让真的喜欢写作的人,还挺苦恼的。就感觉,整个写作的圈子都太浮躁了,为了写稿子,得去看或许自己不喜欢的爆剧热综,每天像个不务正业的小网虫盯着微博的热搜,好把某个明星的糗事第一时间编成稿子供大家伙娱乐,给自己攒点零花钱。
这样的写作习惯维持得久了,偶尔会觉得自己变得很有网感和洞察力,还挺沾沾自喜。但偶尔又会很沮丧,因为觉得输入渐渐跟不上输出,以至于临时找素材找得好痛苦。而且,自己写的东西真的是有意义的吗?我为什么要去关系那个女明星生不生孩子,那个男明星有没有长残?很久没有去吸收书本,就会导致有时候觉得,好像离开了煽动情绪的公众号文体,一时间竟然不会静下心写点沉稳的东西,也逐渐把自己变成一个没有内涵只会编粗俗段子供人取乐的小丑了。
同样是为消费者服务的文体,好像拆解稿对文字工作者更友好一点。
一是因为,写一篇稿,就等于说要去读一本书。这就解决了作为文字工作者,为忙着追综艺和明星八卦整理素材,以至于忙碌到居然没有时间去读书的窘境。
二是因为,要把书的内容传递给读者,自己必要先吃透,就等于自己的素材库里又多了一本书的内容。而在拆解书的过程中,要梳理书的逻辑,用自己的语言去讲述书的内容,这整一套方式,都能加深对书的理解和记忆,比平时的消遣读书印象会深很多。
三是因为,同样是写字赚钱,一篇拆解稿可以赢得的价格更高。不能一竿子打翻所有,据我所知有些公众号的大号,给的稿费还是很高的,但还是上面说的,现在写作者这样多,总有人拿到的是一篇几千字稿,只有二三十的收入,这对于完成一篇完整拆解稿能拿到的四位数薪酬来说,的确还是略显心酸了。
对于没有门路的普通写作者,大多都是依靠投稿获得渠道,那同样要花很长时间挠秃头地去写稿,同样一篇稿件要等可能一星期甚至更多的审稿时间,那如果在得知过稿后正狂喜的瞬间,突然收到的五十块和两千块,心情可能是高空蹦极和云霄飞车的差距。
所以我还是很开心遇到弘丹老师的拆解稿课程的,不用自己去摸索一个新的写作领域新的写作问题,有人带着就起飞了。还有酸菜鱼老师给我这个小菜鸟做详细点评,哪一个句子这么用不好,哪个章节已经很符合平台的需求,都让我收获很多。
虽然自己还不够努力吧,考试考完后其实有些闲余时间,也没有抓紧写新的稿件,除了作业被老师抓取投稿,自己对于投稿这件事都没有很积极。但经过这次课程的学习,其实自己大概心里有了数,比如自己的稿子离能够上稿的稿子还差了些什么,以后需要往哪些方面去努力。这比以前投稿没过,还酸人家杂志社有眼无珠不识良驹的心态已经进步多了。
自己是在进步的,自己能感受到就很好。
wechat id: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