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别的书籍的过程中,有不少作者提到《道德经》,说这是一本非常值得读的书。
经典中的经典,大概也是难点中的难点。
但我还是读完了。只不过,忘得也快。
我已然不记得当时读的时候,那些让我印象深刻的话语,但它们给我的感觉,却忘不了。
就凭记忆和自己当下的领悟,说下自己的一些感受。
1、这是一个相对的世界,我们大都活在自己的偏见里
因为人们对美有定义,所以,同时,也就突显了什么是丑;因为人们对善有标准,所以,也就定义了什么是恶……
我们给这个世界各种事物定的普遍标准,其实,都带着严重的偏见。
就拿美这件事来说吧,有人认为桃花眼、柳叶眉、卡姿兰的大眼睛,才是美;却也有人认为吕燕那样的才是美。美的标准,在每个人的眼中并不一样,所以,对美的追求,才会如此让人着迷。
2. 所谓顺其自然,并不是让你变佛系
当我们遇到一些一下子过不去的坎,身边的人,总会劝我们:“要顺其自然”。可以说,这大概是对“顺其自然”这四个字最大的误解吧。
书中提到的顺其自然,指的是符合道的要求,顺道而为之,说得通俗点,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要逆规律而行事。
而我们大部分人,对“顺其自然”的理解,就是放之、任之,在战略和战术上,都选择不作为,做一个佛系的人。
事实上,你得做一个顺应规律的有为之人。
3. 以柔克刚,以天下之至柔克天下之至刚
太阳比寒风更容易让人脱下外套。
不管东方还是西方的谚语,在以柔克刚这个观点上是相通的。
柔能克刚,是因为柔能直抵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那个地方,能触动人,让人放下武器和防备,归而顺之。
刚易断。性格刚烈的人,往往受到的伤害也越大。
反倒是那些温柔的人,更有一种无形的、让你无法抵抗,甚至没想过要抵抗的力量,收人收心。
4. 勇于不敢,才是真的勇者
冲动是魔鬼。
在受到强烈刺激的情况下,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采取极端的行为,杀人、放火……诸如此类。后果当然是十分惨烈,于人于己都无半点好处。
冲动之下的人,往往能做出平时怎么也不敢做的事情,而在这种时候,真正值得称赞的是:勇于不敢,能控制自己。
5.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有人说,在一堆人的当中,真正有实力的人,往往表现的最安静。
一天到晚吹牛逼的人, 可能并没有什么真本事。
真正有实力的人,也从来没有恐惧或自卑之心,想通过“说”来证明自己。
……
《道德经》这本书,确实是许多智慧的闪光点,这是我第一次读它,诚然觉得受益良多,因为,至少这次,洗涤了我脑海中一些陈旧的想法,同时,也注入了新的领悟。
这本书,读一遍是不够的。
我觉得读它最有意思的就是,每到会意处,联想一下身边的人与事,会有一种“原来如此”的通畅感。
这大概也是读书的一大乐趣所在。
读书,是一个完善自我的过程。
而读《道德经》,让我有一种百孔千疮的感觉,需要弥补的地方太多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