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人都能养成新习惯的方法:驱动人类所有行为的三个关键要素及七大步

人人都能养成新习惯的方法:驱动人类所有行为的三个关键要素及七大步

作者: 全民阅读HD | 来源:发表于2022-08-12 20:18 被阅读0次

“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的谬误。

我们常有这样的期望,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得最好,这其实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你说凭什么,没有任何经验和积累,就可以把一件事情做到比任何专业的人都好?这明明就是异想天开、妄自菲薄嘛。

之所以很多人信奉这样的理念,在于它的高标准和高要求决定了你需要跳很高才能够到,它可以激励你付诸超高强度的努力,然后达到一个很难与目标一致,但是却尽可能与目标高度相近的结果,那么这样的目标假定,最终能够给你带来的就是你当下所能做到的最佳结果。

正是来源于这样的一个推论,才让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的理念大行其道。然而它却有着极大的负面作用,就是它极易让人产生负面情绪,我们不是机器人,在实际过程中,往往因为目标过高而导致我们甚至连开始都不愿意开始,因为你发现为了达到最高标准,你的开始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永远无法考虑周全,因此你就可能永远无法开始。

况且,在开始过程中,因为你高标准的要求,能够带来的也常常是对自我的否定和失望,这极其不符合需要长久奋战的事项,因为这种负面情绪和否定,将为我们抵达最终遥远的终点,制造无数人为的障碍,极易导致最终的无疾而终。

福格博士通过二十多年的经验积累和行为研究,为我们开启了一扇完全不一样的大门,在他的研究中,找到了驱动人类所有行为的3大关键要素,这三个要素能够帮助人们养成好习惯、也能帮助人们改变坏习惯,从而让每一个人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做成一件事并非只有“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这一种方式,我们还有更佳解决路径。那就是做成一件事情的三要素,这三个驱动行为的关键要素分别是:动机、能力和提示。用比较直白些的话来讲就是你有多渴望做成一件事、你有没有能力做成这件事、以及何时做这件事。

在我看来,为更好说明如何做成、做好一件事,三个驱动行为的关键要素可以直接转化为以下七大步骤,你甚至都不用深入理解三个关键要素,因为他们都已经涵盖在七大步骤里了,跟着践行七大步骤即可,最后还有具体的应用,以帮助你更好的理解和实现预期目标,让我们这就开始吧。

第一:确定你想要实现的目标

学会游泳、学会开车、学会做菜、学会轮滑,养成读书习惯、养成健身习惯、养成健康饮食习惯等等,这些技能和生活习惯可以罗列很长很长,其中有些是你感兴趣的、有些是你不感兴趣的,只有当你对这些技能、习惯感兴趣的时候,你才可能有动力去做成这件事,因此,对我们任何人而言,动机是技能和习惯养成的首要关键。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一个你渴望学会的技能、或者是渴望养成的习惯,只有你真正渴望,有这种欲求,期待拥有某一个技能或习惯,你才可能真正有动力和意愿去实现它。所以,请先在生活中,思考并确定一个或几个你渴望拥有的技能或希望拥有的习惯。

第二:找出实现目标需要做的主要行为

可能每年过年大家都会给自己定几个期许和愿望,可现实却是,年底之后绝大多数人的愿望还是愿望,第二年可以继续拿来期许,就一直只是愿望而已,从来不会实现。

这就是目标与实现之间的距离,因为我们没有执行、或者没有分解、或者没有坚持,反正最终的结局就是愿望还是愿望。那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愿望不只是愿望呢?答案当然是有方法。

我们常犯的一个错误是,把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然后冲着小目标去努力,这样的逻辑看起来很有针对性和指导性,却在实操中往往因为分解的不合理或迷失大目标而“大意失荆州”。

其实我们分解的不应该是目标,而是为达成这个目标所采取的行为。即我们采取哪些行为,这个目标才能被大概率实现。特别强调,分解的是达成这个目标所需采取的行为。这种行为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你要尽可能基于多种方式找出你认为最核心最重要的行为。

当然你也不用担心行为太多无法全部执行,也无需担心认知局限而遗漏了重要行为。因为你只需要在你现有认知下,将你觉得能够达成目标所需的一至三个主要行为列出来即可。

第三:把每一个主要行为分解为最简单行为

基于之前的主要行为梳理,你接下去要做的是,将每一个主要行为分解为最简单的行为,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简单到不可能被大脑理解为负担,甚至连你自己都觉得简单到荒谬的地步,简单到可能一秒就能完成,简单到数量只是一个或一次。

这样,当你把几个主要行为分别分解为最简单行为之后,你之前可能要做的三个行为要花费的巨大时间、精力、体力等投入,将直接变成你可以在几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状态都能直接投入并在几秒之内就能完成的微小行为,这是关键中的关键。

你也依旧不用担心你分解的对不对、合不合适,只需要在主要行为的基础上,把这个行为的数量最小化、行为具象化就行了,其实你的任何分解都会是对的,没有错误之说,你只需要随心分解就好。

第四:将最简单行为与现有生活绑定以便触发行为

在完成了分解之后,最简单行为就要发挥它的作用了,要知道任何目标都需要行为的支持,即只有你做才可能实现。最简单行为如何发挥作用?当然是做最简单行为了,然而我们常常可能因为忙碌、疲惫等各种理由忘记做这件事,因此我们还需要给自己一个提醒。

这个提醒可以是与时间绑定,比如六点闹钟时间一到就起床。也可以和日常的某一行为绑定,比如起床之后就喝水等。这样通过与日常时间或行为锚定,来给予我们一些提示,帮助我们按期完成做最简单行为这个动作。

这个锚定的时间或日常行为,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触发行为,某个时间之后做最简单行为、某个行为之后做最简单行为等。你在当下完成了最简单行为,那么你就是践行了你的行为,你的行为将铸成你目标实现,就是这么简单。

可能有人会说,或者你也会疑惑,难道最简单的行为,通过几秒钟的行为就能达成目标?怎么可能?其实是可以的,因为目标的达成来源于持续的行动,每天之所以要做最简单的行为就是为了保证持续的行动。而一旦你做到了持续的行动,至于数量和质量的变化,你完全可以随心而变,这将改变的只是你抵达目标的时间长短而已,而不会影响你是否能够达成目标。

第五:实践之后反观是否还有被遗漏的行为养成所需的主要行为

接下去就是通过时间的积累,检验是否拟定的主要行为能够达成最终目标的时候了。如果一段时间之后,你觉得可能这些最简单行为还缺少一块,需要补上,这时候的你就可以结合实际把完成目标所必须的行为加上。

这也正是为什么我刚刚说即便你对达成目标所需做的行为假设不全,也没有任何问题,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践行最简单行为,结果会告诉你最终答案,如果实现了,那就说明预设行为能够达成目标;如果没有实现,那就说明预设行为拼图可能还缺少一块,需要你重新思考补上。

第六:将被遗漏的行为养成所需的主要行为纳入并重复第三第四步骤

在补上之前没有意识到为达成目标而主要采取的行为之后,接下去要做的就是先分解增补行为至最简化行为,并开始关联生活日常及纳入触发行动之中去,就是之前有详细提到的第三和第四个步骤。

一旦你将遗漏的行为纳入所需要的主要行为并完成第三及第四步骤之后,达成目标也就只是时间问题了。这种情况下基本不大会有需要再次重复的可能,如果有,那就继续补充上去即可。

而如果真的需要屡次反复增补主要行为,之后还是没有到达预期目标的话,你应该做的可能就并不是简单地重复增补行为了,而是应该重点考虑是不是主要行为的简化还不够简化、或者是关联要素是否合理,这就是下面一个步骤需要你去完善的内容。

第七:按需调整最简单行为及生活绑定项,直到达成行为

到这里,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一个行为的达成对你来说基本就应该已经实现了。如果没有实现,那要么就是需要迭代完善主要行为,要么就是第三第四两个步骤中的一些细节需要你再做些调整和完善。

比如你将运动的最简化行为定为一次高抬腿,在执行时,你可以考虑在践行一个阶段后换成一次开合跳;再比如你将做运动绑定在早上起床之后或者睡觉前,其实那时要么还没睡醒、要么困得想要睡觉,可能运动并不是一个合适的选择,因此你需要将践行下来不大符合实际的关联做一个调整,让行为变得更为合理,比如调整到白天休息的时候,这就是必要的调整。

三大要素及七大步骤的具体应用

三大要素中的动机其实就是七大步骤中第一个步骤,你的动机就是你对什么有强烈的渴望和期许;三大要素中的能力就是七大步骤中的第三个步骤,将你的主要行为分解至最简单的行为,帮助你解决能力困境,背后的逻辑其实是小目标达成后的持续微小激励。三大要素中的提示就是七大步骤中的第四个步骤,通过关联生活时间或行动,在某一时间点或完成某一行动之后直接触发你的微小行为,帮助你更好养成习惯。

接下去,让我们用“我想要有一个完美身材”来做分析(步骤一:确定目标)。为达成这个目标,你需要养成的最重要的行为习惯应该主要包括:运动健身习惯、良好睡眠习惯、健康饮食习惯。(步骤二:假设达成目标所需主要行为)

要养成这三个习惯,就需要将主要行为逐一分解成微小行为。运动健身习惯可以分解为一个俯卧撑、一个高抬腿、一个开合跳、一个卷腹中的任意一个;良好睡眠习惯可以分解为晚上至少7小时睡眠、中午休息睡眠、以及其他能睡眠的时间就睡眠;健康饮食习惯可以分解为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瘦肉及干净的食物。(步骤三:将主要行为分解为最简单行为)

那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做这些事情呢?比如每顿饭之前做俯卧撑、高抬腿、开合跳、或卷腹,一个即可,和吃饭绑定,一想到吃饭就触发。如果在外不方便运动时,可以去一个人少的地方或提前些动一下即可,由于很方便,所以很容易就能完成。

比如十点一到就躺床看书酝酿睡意准备睡觉,这样就能尽可能保障7小时的睡眠时间,即便十一点睡着,到第二天六点起床也能保证七个小时。再比如白天12:30一到就眯一会,这样就能尽可能保证下午的状态。将晚上十点和中午十二点半与睡觉绑定,来触发睡觉这一行为的启动。

再比如一日三餐选食品时尽可能只吃自然界看得到的食物、尽可能吃原生态的食物、尽可能吃简单烹饪方式的食物、尽可能喝白水或干净的水。吃食绑定早中晚三个时间点,喝水绑定随身带着水杯,这样就能在饮食方面尽可能做到触发行动。(步骤四:绑定生活日常以更好触发行为)

步骤五、步骤六、以及步骤七其实在顺利的情况下,是不需要出现的,因为如果在分解合理的前提下,达成以上前四个步骤就能帮助我们很好的养成一个习惯,或者完成一个目标。而只有当我们的实践与最终结果出现偏差时,才需要做一些行为补充和关联纠偏,以帮助我们达成最终的目标,希望这些实际的步骤对你有用,期待在你践行这个方法后看到一个更好的你。

相关文章

  • 如何规划出你自己真正想要的习惯

    确定要养成的习惯及设定目标痛点:什么习惯都想要,如何找寻自己当下你最应该养成的习惯的方法?精准找寻习惯三要素:我想...

  • 《习惯的力量》读书笔记

    本书的核心内容: 一、习惯的形成及运行机制 惯养成的过程,就是一个新皮质不断学习各种习惯,把三个要素进行打包,串成...

  • 《福格行为模型》读书笔记

    1、写作目的 揭示行为的产生原因以及帮助大家更快更好更容易养成新习惯 2、行为产生的原因 行为发生的三要素:动机、...

  • 怎样养成新的习惯

    怎样养成新的习惯 一、一次只养成一个好习惯 二、养成习惯的三大要素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提到每一个习惯都有三个...

  • 19013-习惯的力量

    核心内容 1.习惯养成的过程是大脑新皮质不断学习各种习惯,把养成习惯的相关三个要素进行打包,串成习惯回路,把它交付...

  • 拖延症是如何蚕食我的青春

    1.为什么会有拖延症? 拖延症的养成,其关键的要素在于我们的行为习惯。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的行为习惯就由老爸...

  • 高效能人士要养成的七个习惯

    我要养成以下三个习惯 《高效能人士要养成的七个习惯》这本书一共讲述了人类要养成的七个习惯,贝总师已经总结出来了: ...

  • 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今天学习了如何设计自己的行为,让行为变成习惯。所有行为的发生都包含了三个要素,即动机、能力和提示。行为=动机X能力...

  • 为人生建一座金字塔

    ️即刻适用的方法 养成好习惯: 时间➕地点➕行为 继当前习惯后➡️将会形成新习惯。 破除坏习惯: 利用承诺机制,增...

  • 习惯怎么来?得靠司机带

    前面我们说Fogg 的行为养成模型里,有三个要素,动力、能力和契机,今天要说的就是最后一个,也是最关键的——契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人都能养成新习惯的方法:驱动人类所有行为的三个关键要素及七大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uaq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