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樊荣强
昨天辅导一学生演讲,她要去参加一个演讲比赛。
我告诉她,我们要做好准备,首先是要搞清楚演讲评判的标准,你就是要搞清楚评委从哪些维度来给你打分。
如果你不清楚演讲评判的标准,而只是想当然地认为自己该怎么表现怎么组织语言,而最终却偏离了标准,评委就不可能给你高分。
接着我告诉她,其实人生就是不断地对齐标准的过程。而那些标准来自于你的妈妈,你的领导,你的朋友,不认识的陌生人,以及你内心的那个自我。我们所追求的成功,其实就是对齐了相关的标准。
今天阅读于海的《西方社会思想史》,其中第7章关于亚当·斯密的社会思想论述,有一段话与我的观“人生就是对其标准的过程”,有很深刻的契合。
亚当·斯密认为,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会想象有一个旁观者从外面观察他的行为,对他的行为表示赞同或谴责。事实上由于经验和习惯的教导,我们大家都自觉形成了“第三者”的眼光,从一个与自己无关的角度来公正的判断自己。
亚当·斯密说:“一个人如果与他人没有任何交往,他也可能在离群所居的状态下长大成人,但他不会想到自己的性情,不会想到自己情操和行为的合宜或过失;他不会想到自己心灵的美与丑,如同他不会想到自己面容的美与丑一样。所有这一切都是他不能轻易看到的对象,自然也是他不看的对象,他没有将它们呈现在他面前的镜子。一旦到了社会之中,他便立刻得到了他所需的镜子。”
其实,这与我所了解的社会学家库利的“镜中自我”的概念异曲同工。库利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社会交往互动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 认识最初也是身边重要他人关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人们总是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之中逐渐形成了自我的观念。
无论是亚当·斯密的镜子,还是库利的镜子,都是让我们发现和建立标准的一个工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