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上课,老师提出一个观点“人的本性是趋乐避苦,那为什么祥林嫂要一遍又一遍的向外人诉说自己的痛苦?”
书中原文「“我真傻,真的,”祥林嫂抬起她没有神采的眼睛来,接着说。“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我一清早起来就开了门,拿小篮盛了一篮豆,叫我们的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去。他是很听话的,我的话句句听;他出去了。我就在屋后劈柴,掏米,米下了锅,要蒸豆。我叫阿毛,没有应,出去口看,只见豆撒得一地,没有我们的阿毛了。他是不到别家去玩的;各处去一问,果然没有。我急了,央人出去寻。直到下半天,寻来寻去寻到山坳里,看见刺柴上桂着一只他的小鞋。大家都说,糟了,怕是遭了狼了。再进去;他果然躺在草窠里,肚里的五脏已经都给吃空了,手上还紧紧的捏着那只小篮呢。……”她接着但是呜咽,说不出成句的话来。
四婶起刻还踌踌,待到听完她自己的话,眼圈就有些红了。她想了一想,便教拿圆篮和铺盖到下房去。卫老婆子仿佛卸了一肩重相似的嘘一口气,祥林嫂比初来时候神气舒畅些,不待指引,自己驯熟的安放了铺盖。她从此又在鲁镇做女工了」
【摘自鲁迅《祝福》片段】
一个经历如此悲惨的为什么要一而再的揭开自己的伤口,去陈述过去曾经发生失去至亲之痛,似乎在祥林嫂这样的行为背后看不到“趋乐”的本意。
老师提出一个有意思的观点,区别我以往的认知。
他说“看到的痛苦不一定是真的痛苦,往往在痛苦背后有着巨大的愉悦”,
决定事情是否是痛苦的本质是“当事者内心对于这件事的感受”。
文中写当祥林嫂倾诉了这些痛苦后的表现是“比初来时候神气舒畅些”,事情的表象是她一遍又一遍的揭开伤疤,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通过这样的行为获得了巨大的自我奖赏,其中包括他人的鼓励和自我奖赏,自我怜悯。
所有的自我奖赏背后都是“乐”,“乐”来自自我的满足感,需要的满足。
弗洛伊德说“人最深层次的需求是安全的需求”
心理学让我多了一重立场去解读“人”和“人的行为”
有一些看起来不能理解的行为背后可是是人的自我保护和变相的防御机制。
有时候我在想
人和人之间要相互理解,那什么是理解?
不是知道他为什么那样?
而是他那样做行为背后的原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