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Day2《走心养育:成为孩子情绪成年的典范》

Day2《走心养育:成为孩子情绪成年的典范》

作者: 韵涵s | 来源:发表于2019-11-07 07:40 被阅读0次

“我的都要被你气出心脏病了!”

“只要你听话,我就不会觉得不舒服了。”

“妈妈也不想打你,谁让你这么调皮!”

“我一看到你就好烦!”

读读上面的这些话,有没有听比较熟悉呢?

它们都有一共同点,那就是,它们的潜台词是:我的情绪是你造成的,只要你改变,我就感觉好了。

家长们看着孩子长大,盼着孩子学业有成,但几乎很少有人知道,比起个子、年龄和成绩的增长,情绪上的成年也非常的重要。但往往你会发现即便是为人父母的生理成年人也未必在情绪上已经成年。

情绪的未成年要么就是这样会把让自己快乐的责任交托给除自己以外的任何人,把自己的情绪全部推卸到他人的身上,要么就是所有的一切都说服自己要一个人承担,于是把不舒服和压力藏在自己内心,等到再也扛不住的时候,濒临崩溃边缘。

通常情况下人们都是不喜欢自己有“糟糕情绪”的,委屈流泪、生气愤恨、痛苦哀伤,没有一个是被人们接受喜欢的。我们一直以为,成年人应有的情绪稳定是在于不表露自己的愤怒和哀伤,要学会自己把情绪控制好,有任何的不舒服都要自己扛下去,因为“成年人的情绪不应该有声音”。

因为你是成年人

你说心情这么不好那我就发朋友圈吧,这总伤害不到任何人了吧,这一发又突然引起家人的担忧,为了不让大家担心,你立刻解释、将那条朋友圈删除,下一次就变成分组可见、在下次就变成所有人不可见,然后慢慢地把朋友圈设置成3天可见。最后一切的不好都只是自己默默的承受,尤其是决不在父母面前说自己过得不好。

我们以为当自己有情绪时,去做别的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就好了,自己就不会感觉这么糟糕了。我去吃美食、看电影、打游戏、逛街旅游我就会感觉很开心了,而事实上这也只是一种逃避和麻痹,这些堆积压缩的情绪和压力只会成为生活的负重,它就像一个隐患一样,随时可能爆发。

面具生活

家长们在工作中有情绪,面对领导只能压抑;在业务中有情绪,面对客户只能压抑;最后回到家里时已经耗光了所有的自控力,但凡孩子有一点让人烦躁,家长的情绪就会化为烦躁和愤怒像泄洪一样涌出,甚至动手打孩子。还有很多家长说,很多时候我一边打孩子一边哭,但我真的不想要这样对孩子。可对此自己却毫无办法,就好像陷入了无限的循环模式之中。

真正情绪上的成年人,在遇到事情起情绪时,能觉知和体验到有情绪并没有什么错,它只是一种有能量信号,它想要提醒我们回归内在体验。

当我们愤怒时,也许其实是想要保护自己不受伤,而我们内在体验到的是对事情无力的感觉;

当我们委屈时,也许其实是想要得到别人的理解,想要获得在其他人满足我们对于重要性的需求;

当我们愧疚时,也许其实是想要让自己表现得更好一些,可以让别人满意。

而这些并不是之言片语所能说服自己理解的,而是需要在情绪出现时能看到它,去完全体验它后的实际感受。但我们已经习惯于屏蔽感受很久了,甚至很多时候是不知道自己在生气、也完全意识不到自己处于情绪之中。

爱与能量本自具足

情绪化的家长培养情绪化的孩子。

还记得你的初心吗?你愿意为成为孩子的榜样吗?

你愿意示范给Ta看,爸爸/妈妈是如何学习在情绪上成长,而给到孩子示范和支持吗?

尝试去训练觉知力,从忆起自己的初心、看到自己的情绪开始,持续跟随七天的《走心养育》,你将慢慢地将自己的心打开,练习觉知生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Day2《走心养育:成为孩子情绪成年的典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ucm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