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编纂《永乐大典》的解缙,本是朱棣亲信,为何落得被醉杀的下场?

编纂《永乐大典》的解缙,本是朱棣亲信,为何落得被醉杀的下场?

作者: 剑惊禅 | 来源:发表于2020-10-20 22:03 被阅读0次

解缙此人才华洋溢,他官至内阁首辅,主持编纂了《永乐大典》,被评为明朝三大才子之一,令人可叹的是,这样一个人竟被朱棣下令灌醉了埋在雪地中冻死

要知道,解缙历经朱元璋、朱允炆和朱棣三朝,昔年朱棣从朱允炆手中夺权的时候,解缙这位号称要誓死效忠建文帝朱允炆的翰林待诏,可是在城破时,毫不犹豫投靠了朱棣以求自保。

解缙的投诚让朱棣高兴坏了,他正因为方孝孺这些大儒的不合作而头疼呢,解缙就给他送福利来了,甚至于,解缙还帮他写了方孝孺宁死不肯写的《登极诏》。

朱棣欣赏他的才华,便让他从九品的翰林待诏升到了内阁首辅的职位,成为自己身边的小助手,这份宠幸不可谓不重:成祖即位,召对称旨,命与解缙常立御榻左,备顾问。或至夜分,帝就寝,犹赐坐榻前语,机密重务悉预闻。(《明史》 列传第三十五)

越是如此,解缙的死就显得越有些不值。

1415年,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向朱棣呈上囚犯名册,当朱棣看到解缙的名字后,很好奇的问纪纲:“解缙还在世?”

作为朱棣心腹的纪纲,回去后便将解缙灌醉埋在了雪地里,解缙当场便死了。

讽刺的是,在解缙死后一年后,纪纲便因谋逆罪被朱棣下令凌迟了

一、解缙为人傲慢、锋芒毕露,不知收敛,即便面对皇帝也很少忌讳

解缙之死,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咎于他性格上的毛病,解缙这个人有着“才子”特有的毛病:傲气

昔年朱元璋曾对他说:“在道义上你我是君臣关系,私下里却犹如父子,你当对我知无不言才是。”

想想,如果朱元璋这样的大人物对常人这样说,多半是想重用此人,这时该献计就献计,发家致富走上人生巅峰不过是转眼间的事情。

而解缙非常人也,他计是献了,洋洋洒洒数万字,不可谓不用心,可解缙偏偏在文章开篇加了这样一句话:“尝闻陛下震怒,锄根剪蔓,诛其奸逆矣。未闻褒一大善,赏延于世,复及其乡,终始如一者也。”

简单来说,解缙是说朱元璋经常动怒铲除奸恶,却从未有奖赏好人的名声。

哪个领导遇到这样的员工会有好心情呢?

尤其是解缙还总是站在“为你好”的角度,去做这些让人容易生气的事情,这就更让人感到难受了。

朱棣对解缙也算有知遇之恩了,可解缙怼起朱棣来,照样不知收敛。

一开始,朱棣对解缙的话,还能“尝虚己以听”,直到解缙真的什么都敢反对开始,朱棣的心态就开始炸裂了。

比如朱棣想立汉王朱高煦为太子,解缙表示不可。

后来,朱棣想打安南,解缙又劝朱棣放弃,结果最后朱棣讨平了安南,并设置了郡县管理当地,这件事进一步拉低了朱棣对解缙的反感。

虽然,时间证明了解缙的意见更加有利,但朱棣当时并不知道,他只知道自己赢了,而解缙反对自己的行动。

二、解缙牵扯进了皇位之争,触碰到了朱棣心中的底线

解缙做过对他命运影响最大的事情,其实就是在朱棣思考皇位继承人的时候,他插了一下嘴:“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好圣孙。”

朱棣中意的,本来是性格更像自己的朱高煦,听了解缙的话后,他才下定决心立朱高炽为太子,谁料,后面朱高炽的表现“又时时失帝意”,朱高煦却“宠益隆,礼秩逾嫡”,这就让朱高煦和朱棣两人都对解缙产生了不满。

清官难断家务事,皇位继承这种事本身就属于高度敏感的话题,旁人避之不及呢,解缙却逆着朱棣的意图去做事。

当解缙推荐的朱高炽在朱棣心中的形象被拉低时,朱棣很显然就会把自己心中的不满发泄到解缙的身上。这就好比我们买东西喜欢参考别人的意见一样,如果买到的东西质量很好,当然是皆大欢喜,但若是东西的质量低于预期时,我们的不满很容易就会转移到推荐人身上。

三、解缙得罪了汉王朱高煦,被朱高煦背地里使了绊子

解缙之死这件事上,因继承人身份和解缙结仇的汉王朱高煦,使了不少绊子,比如朱高煦言说他泄露宫中议事的内容、私自结交太子什么的:汉王言缙伺上出,私觐太子,径归,无人臣礼

在古代,太子虽然是未来的皇帝,可做父亲的却并不一定喜欢儿子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就开始和大臣有过多交往了,因为皇帝也担心,万一哪一天刚睁开眼就看到一群士兵拿着刀剑逼自己退位。

所以,解缙这次摊上大事了,真大事。

轻则是藐视皇帝,重则是可以牵扯进造反这种事的。

显然,朱棣认为解缙所犯的事,性质是可以往有不臣之心那边靠的,即便这个人是自己的儿子、当朝太子、未来的皇帝,也不行。

解缙的命运很坎坷,他的死,既有时代的因素,也有自身性格的缺陷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相关文章

  • 编纂《永乐大典》的解缙,本是朱棣亲信,为何落得被醉杀的下场?

    解缙此人才华洋溢,他官至内阁首辅,主持编纂了《永乐大典》,被评为明朝三大才子之一,令人可叹的是,这样一个人竟被朱棣...

  • 通史笔记之大明王朝·第九篇

    作者:三思 周更/三篇 1403年(永乐元年)朱棣下令解缙修《永乐大典》,解缙这个人也是个传奇的牛人。这部大典总共...

  • 永乐大典

    晚上和孩子一起看电视,中央一套的典籍里的中国栏目之《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先后命解缙、...

  • 大明才子解缙死于职场的“四个坑”

    解缙是谁?也许你没有听说过,但是,如果你知道明朝的《永乐大典》,就会认识解缙了。不错,这个解缙正是《永乐大典》总编...

  • 北京最后一站国家图书馆,偶遇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先后命内阁首辅解缙和太子少师姚广孝主持修纂的一部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

  • 解缙的功绩

    作为明朝内阁首辅和最有学问的オ子,解缙生前最大的功绩就是主持了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文化工程——编纂《永乐大典》。 永乐...

  • 戏说中书街(20)

    戏说中书街(20) 二十、手扶日月归真主 有史学家认为,正是因为解缙满腹经纶,才会被朱棣任命主修历史巨集《永乐大典...

  • 解缙钓鱼赋诗

    解缙是明初著名才子,曾主持《永乐大典》的编纂。 一天,明太祖朱元璋想消闲,召他去河边陪伴钓鱼,钓了半天,一条鱼也不...

  • 私交太子为大忌

    作为《永乐大典》的主编解缙,并没有因为功劳逃过一劫,最终还是成为朱棣的刀下鬼。 他并没有选错时间,也没有选错人。只...

  • 戏说中书街(21)

    戏说中书街(21) 二十一、解缙之死及以后 也就是在明成祖朱棣问过解缙近况、纪纲在诏狱与解缙喝过一顿酒的永乐十三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编纂《永乐大典》的解缙,本是朱棣亲信,为何落得被醉杀的下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uej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