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们寝室是出了名的聒噪。在备考倒计时的日子里,在寝室复习需要拿出勇气。不过每次跟她们聊天,都觉得很有收获,更能贴近毕业生的真实状况。
我室友很快就要辞职了,已经提前沟通并和平处理。但是因为她很用心,能力也很出众,她们老板再次挽留,可是她去意已决,不失礼貌地拒绝了。
我们边吃饭边说,对,好聚好散。以后或许还能有链接,只是暂时没法一起合作。
这算是工作人士在离职时的最高注意事项了吧,尽量和前公司和平分手,为双方日后潜在合作留有余地。哪怕前公司和你闹僵了,你也不要和前公司较真。
这个时代,信息的传播超乎想象,今天的破罐子破摔,可能就成为下一份工作的导火线。尤其是在同一个行业,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把关系弄坏了,最后影响的还是自己,对平台的影响微乎其微。
那假设遇到了最糟糕的情况,在离职这件事上,公司做得太过分,弱势员工该怎么办呢?在法律上,按照辞职程序走。在情感上,公平理性对待,别人问起时少一些情感的攻击。在自我上,问问自己是否有哪些不足需要改正。总之,我们要容得下这件事情的发生,并减少它对日后工作的影响。
因为如果否定前公司,其实也在否定过去的自己。如果一直耿耿于怀,对于双方关系的缓和没有任何好处。时间会改变很多东西,或许哪天你会后悔当初的鲁莽,用自己的情绪激化了对方的情绪,最终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影响自己的事业路。
在这件事上,我的朋友很有发言权,她经历了职场路上第一次辞职,辞职时和老板对骂,但是前段时间她告诉我,她已经对此释怀。她说,“我已经原谅他们这样做了,但是他们不原谅我那就是他们的格局了。”
谁是谁非,明眼人自会知道,只是我们往往不追求正确,而是追求哪种方式带来最好的结果。
善待合作关系的所有人,尤其是年轻气盛的我们。情绪会让我们觉得自己是对的,情绪也会给我们带来祸根。在一起,双方你情我愿。要分开,尽量和平分手。我们年轻人路还长,和不会有交集的人计较,只会给自己添堵,也只会给自己增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