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化书之86:战欲
战欲
食之欲也,思盐梅之状,则辄有所咽而不能禁;见盘肴之盛,则若所吞而不能遏。饥思啖牛,渴思饮海。故欲之于人也如贼,人之于欲也如战。当战之际,锦绣珠玉不足为富,冠冕旌旗不足为贵,金石丝竹不闻其音,宫室台榭不见其丽。况民复常馁,民情常迫,而论以仁义,其可信乎?讲以刑政,其可畏乎?
白话
食欲,一想到盐制梅子,就会忍不住的咽口水;一看见盘中美食,也会忍不住咽口水。饥饿的时候想要有像一头牛那么多的东西来吃,干渴的时候想要有像大海一样多的水来喝。因此,食欲对于人来说就像是贼,而人对于食欲来说就像是战斗。在战斗的时候,对战斗的人来说即使拥有锦绣珠玉不算富有,即使佩有冠冕旌旗也不为尊贵,即使乐器演奏也听不到声音,即使面对宫室台榭也看不见它的瑰丽。更何况百姓常常处于饥饿状态,百姓的心情愿望常常非常急迫,用仁义说教,有谁会相信呢?用刑罚政令威胁,有谁会害怕呢?
白话化书之87:胶竿
原文
胶竿
执胶竿捕黄雀,黄雀从而噪之;捧盘食享乌鸟,乌鸟从而告之。是知至暴者无所不异,至食者无所不同。故蛇豕可以友而群,虎兕可以狎而驯,四夷可以率而宾。异族犹若此,况复人之人。
白话
手执粘胶长竿捕捉黄雀,黄雀跟着他喧哗;手捧盛着食物的盘子喂鸟,鸟雀跟着他并奔走相告。于是可以知道,用暴力手段则会群起反抗,用食物手段则会众人跟随。因此,用食物的方法去做,毒蛇野猪也可以与我友好的相处,猛虎也可以与我游戏并被驯服,不开化的落后民族也可以向我臣服。动物和其他的民族都可以这样,更何况我们自己民族的人呢?
白话化书之88:庚辛
原文
庚辛
庚氏穴池,构竹为凭槛,登之者其声“策策”焉。辛氏穴池,构木为凭槛,登之者其“堂堂”焉。二氏俱牧鱼于池中,每凭槛投饥,鱼必踊跃而出。他日但闻“策策”“堂堂”之声,不投饵亦踊跃而出,则是庚氏之鱼可名“策策”,辛氏之鱼可名“堂堂”,食之化也。
白话
庚姓人家挖掘池塘,用竹子做成栅栏和踏板,踩踏上去发出“策策”的声音;辛姓人家挖掘池塘,用木头做成栅栏和踏板,踩踏上去发出“堂堂”的声音。两户人家都在池塘中养鱼,每次到栅栏边上去投饵料,鱼儿必定踊跃而出。他日只要听到“策策”“堂堂”之声,不投饵鱼儿也会踊跃而出,则是庚氏养的鱼可以叫做 “策策”,辛氏养的鱼可以叫做“堂堂”。这就是用食物教化的结果。
网聊:
比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早了1000多年。
比巴甫洛夫深刻了许多。
很可惜,至今还不被人理解谭峭此段话意思何在。
一代又一代过去。草民,还有当上未当上的皇帝,就是那鱼儿,
那喂鱼的人是谁呢?
白话化书之89:兴亡
原文
兴亡
疮者人之痛,火者人之急,而民喻饥谓之疮,比饿谓之火,盖情有所切也。夫鲍鱼与腐尸无异,鱁鮧与足垢无殊,而人常食之。饱犹若是,饥则可知。苟其饥也无所不食,苟其迫也无所不为。斯所以为兴亡之机。
白话
疮是人身上的痛苦,火是令人着急的事情,而百姓将饥比喻为疮,将饿比喻为火,都是因为贴切。鲍鱼与腐烂的尸体一样,鱁鮧与脚丫赏的污垢没有什么差别,而人们常常吃这种东西。饱的时候就已经这样了,就可以知道饥饿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了。如果到了饥饿的时候,什么东西都敢吃,如果到了被逼无奈的时候,什么事情都敢做。所以,这就是关乎国家兴亡的关键所在。
注:
鱁鮧 (zhú yí):鱼鳔﹑鱼肠用盐或蜜渍成的酱。
网聊:
夫鲍鱼与腐尸无异,鱁鮧与足垢无殊,而人常食之。
注意了;千年前的谭峭早已论述;鲍鱼的味道其实是腐尸的味道。吾辈千元一只的鲍鱼不吃也罢。
实际上想想也是。酒的初尝,味道如何?还有香烟。更莫提海洛因。
老老实实享受我们白菜萝卜的大餐吧。清香又养体,得来全不费工夫。道之恩赐也。
白话化书之90:雀鼠
原文
雀鼠
人所以恶雀鼠者,谓其有攘窃之行;雀鼠所以疑人者,谓其怀盗贼之心。夫上以食而辱下,下以食而欺上,上不得不恶下,下不得不疑上,各有所切也。夫剜其肌、啖其肉,不得不哭;扼其喉、夺其哺,不得不怒。民之瘠也由剜其肌,民之馁也由夺其哺。呜呼,惜哉!
白话
人们之所以憎恶老鼠麻雀,说它们有偷窃行为;老鼠和麻雀之所以不相信人们,说人们有抢劫偷盗之心。上层因为食物而欺辱下层,下层的人们因为食物而欺骗上层。上层不得不憎恶下层,下层不得不疑心上层,各有所关心的事情。用刀剜他的筋骨,吃他的肉,他不得不哭号;扼住他的咽喉,抢夺他的食物,他不得不愤怒。百姓的贫瘠就像被剜了筋骨,百姓的饥饿就像被夺了食物。真令人叹息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