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别人的经历作为学习材料?22.8.23简书第54天
高中学哲学时就做过这样的练习题:
一个60岁的饱经风霜的老人,与一个16岁的小孩,在听到同一句话时,理解的程度是不一样的。
老人阅历、经验丰富,所以理解得更深刻。增加自己的学习材料,是增智的手段之一。
我那时候看书少,但是我一旦看到一个社会事件,或者周围人经历事件的时候,就会问自己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
第二个问题:他是怎么做的,结果是什么?
第三个问题:跟他的做法相比,我选择的做法好在哪里,差的话差在哪里?
许多人以为增长见识就是多去旅行,或者多见世面,这是个大错特错的想法,因为只看是没有用的,没有深度参与或者深度思考,就跟你复习的时候看书一样,眼睛滑过去了,什么也没记住,脑子一动不动。
所以不能只是看,还要想才行。
经常这么做的好处有很多。
第一,把别人的生活经历作为学习材料,比在课本上看到的、听课听来的更直接和深刻;第二,因为关注了很多不属于自己生活经历的知识和问题,在以后遇到你关注过的知识,就比没有关注过的人强很多;第三,这些广泛的关注范畴作为背景知识,可以加深你对每一个当下的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