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1日,我的一份基因检测的报告出来了。同时,我看了一部电影《千钧一发》(Gattaca),一部1997年的科幻片,讲述克服基因决定的命运。
压力下有良好的决策能力、错误学习能力较弱、疼痛敏感性一般、记忆能力较好、好奇心强创造能力好、基础代谢较慢、38项患病风险……
有时候我觉得,当知道某些事情是基因决定的,当你怎么努力也达不到的时候,就释然了。比如我紫外线过敏的皮肤,比如我不能咬合的门牙,比如我高血压的家族史,比如我脂肪吸收率高而代谢率慢的体质。
哈哈哈,唯有苦笑三声。人生不如意,十之有八九。生而为人,哪可能完美。在几百万年优胜劣汰的演化中,我们的基因演化下来,比那些淘汰掉的,已算是优秀中的优秀,或是幸运中的幸运了。想通就好了,认了这基因决定的命吧。
会看《千钧一发》这部电影,是因为知乎上的一个话题“哪些电影看过之后,让你感到充满希望?”。这部被推荐的科幻电影,讲述未来世界,孩子在出生前,可以人工调整基因,成为更健康、聪明、体格完美的人。在那个时代,很少有人是如我们一样的自然人。
没有人工优选的基因,出生就会被定为劣等人。在这个世界没有了人种、肤色、地域的歧视,只有基因歧视。生而为劣质基因的人,只能去做低劣的工作,像宇航员这样高要求的职业,是作梦也不能去做的。
文森出生就决定了他近视、心脏病、暴力倾向等多项高危风险,并且99%的概率活不过30岁。他的父母不得不为他添了一个基因优良的弟弟。他的弟弟8岁时的身高,就超过了10岁的他,游泳也游得比他快。
表现得处处不如人的文森,还是有个梦,想要飞上太空。他为此付出比其他优秀基因的人更多倍的努力,然而,一切的工作面试、考核、晋升,只是血检尿检。
基因决定一切。基因说你不适合这份工作,那你再努力也不能胜任。也许基因说我不擅长耐力运动,我每天去跑步,我也终会有一天能跑得更久。但在文森的这个世界不行,他们会因为基因,不给你跑的权利。
文森突破了99%活不过三十岁的基因预警,他的心脏也没有出任何问题,他一直健康,拼命锻炼,努力读书,甚至能背得出宇航相关的书。只有基因限制了他。在租借了“优秀基因”的身份后,顺利进入了航空公司,并且成为最优秀的宇航员,即将执行升空任务。
把基因借给文森的是因意外残废的优秀基因人,傲气的杰隆。优秀基因的他,意外之前一帆风顺,得过游泳大赛的亚军。起初的他,并不相信文森能成功地实现梦想,他拿着自己得过的银牌给文森看,说我这么优秀,才只是银牌而已,你又凭什么以为自己会成功。最后,他在文森成功升空的时候,点燃焚化炉自焚,带着高傲与决绝的眼神与他的银牌。他给文森最后的留言说,“我只是把身份借给了你,你却与我分享了你的梦想”。文森的梦想实现,似乎已完成了他的人生心愿。
或许基因决定我们的99%,但还有1%的机会可以翻盘。放弃你就输了。
《千钧一发》这部电影的优秀之处,告诉我们基因的重要——它决定了基点;也告诉我们基因的不重要——它只是说了概率,人生不是计算与数字,是有无数的变化,有意外能让你一夜之间丧失全部,有努力能让你争取那小到几乎不可能的成功。
文森的弟弟认定自己比哥哥优秀,但他终于输了游泳,因为在“拼命”面前,没有人会赢。梦想在前,不论基点有多差,都不影响往上跳跃的勇气。
终于,基因差的文森,得到了周边重要人的认可,爱他的女友,帮助他的检验医生,还有他的弟弟。他的弟弟从一开始就一直相信他能活过30岁,即使他的父母也认为他已经死了。
“千钧一发”这个译名,也相当优秀。“-G-A-T-T-A-C-A-”可以认为是DNA片段的单链结构,表达了这部电影与基因相关。然而普通人是很难想到这个英文暗含的基因深意,中文译名自然很重要。影片一度悬念紧张,情节多次处在“千钧一发”的关头,而引发危机的关键是一综谋杀案现场遗留的文森的一根“眼睫毛”,这也是标准的“千钧一发”,双关的很到位。这个译名远比“变种异煞”等更为优秀。
好吧,我认一部分基因的命,不认另一部分,看我心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