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要卖,为什么不卖个好价钱呢?”。12岁左右,我第一次在电影里看到这句台词的时候,我觉得这句话的重点在“可以卖。”。
20岁时我知道路边一碗2元的白粥,放到高级餐厅里就可以买200元的时候,我觉得这句话的重点应该是“卖个好价钱。”。
23岁,在另一部电影里我看另一句台词:“兄弟在我心目中是有价码的,500万吧,500万以下我选兄弟,500万以上就不敢保证了。”。这时我不再纠结于台词,我想到了一个成语:“待价而沽。”。我的看法是,别人之所以能贱买,是因为你愿意贱卖啊。人自贱,后人贱之。
24岁,我看到了那个和尚买佛像的故事。大意是一个和尚看上了一个佛像,愿意倾其所有出价20两,但老板看他真心喜欢就坚持要40两,寸步不让。和尚好说歹说没法如愿后,就依依不舍的离开了。一个月后,和尚再次光临,倾其所有出价30两,老板不让,和尚失望而归。又过一个月,和尚如期而至,出价25两,结果可想而知。第四次,和尚出价20两,无果。第五次,和尚出价18两,未果。第六次,和尚只是看了看,没出价。第七次,和尚一出现,老板立刻表示愿意以20两卖出佛像,和尚开价10两,无果。第八次和尚路过,老板上前搭讪,表示愿意以15两卖出,和尚出价11两,结果,成交。 我突然发现我以前的想法似乎不是那么完美。我马上找了相关的资料来看。哦,这就是博弈论的佛家版啊。
38岁,我看到了《道德经》,原来是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和反者道之动的不同表述,还真是同出而异名。
39岁,我看到了《易经》,原来那就是“易”。
我变了吗?不,我没变。我只是由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了成熟男人。
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顺。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而已。
现在,我已经熟透了,再过4个月,我就满40周岁了。
我可以负责任的说,我已不惑。
知天命?或许吧,有待确认。
怎么确认?清者自清、知者自知、悟者自悟。
结语:关你鸟事?
加送段子一个(非原创,出自电影《逃学战警》):
在一个迪高厅内,男主角带着墨镜和女主角出场,一混混上前挑衅:“小子,这么黑你带什么墨镜啊?”。
男主角:“那是因为我家隔壁的母狗生了。”。
混混一脸懵逼,问:“你家隔壁的母狗生了和你大晚上戴墨镜有什么关系?”。
男主角:“那我大晚上戴墨镜跟你又有什么关系呢?”。
接着………。(自行脑补,开放式结局)
致敬星爷:段子手只是其他人对我的看法,其实我是一个哲学家。
????懵逼了吧?
那是你的问题,关我鸟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