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口去给孩子换眼镜,路途有点远,就在车上闲聊。
聊着聊着就聊到小时候的一些事情。我就开始说我小时候遇到一些事情,比如看表哥抓黄鳝。
先生一听说:“那都不是那样抓的。”先生开始说自己的见闻。说呀说呀,终于说完了,我说:“继续呀。”
先生又开始说别的。终于说完了,我说:“继续呀。”
先生又开始说呀说呀。如此三四回。
坐在后排的孩子说:“妈妈,你生气了?”先生这才看了看我。
我在讲故事的过程中,经常会被先生打断,扯别的话题。这让人很恼火,之前可能我会使脸变色,或者借故离开,不想听他说。
但是我就想调整一下自己的语言模式。没料到又被敏锐的孩子感觉到生气、不耐烦的气息。
我觉察了一下,确实还带着情绪,并不是真正的接纳。自己为什么还这么有情绪?其实就是聊闲片儿,爱咋说咋说。先生现在的状态就是静不下来听听别人说的什么,陷在自我的世界,我又改变不了影响不了这种现状,肯定得接受,不接受的话还是自己难受。我老觉得先生跑到我轨道影响了我,我其实也经常跑到先生的轨道去干涉他。
那天先生打了个电话,一打通,先生就来一句:你撤了这个诉状……
这个亲戚显然不乐意,开始当当当给先生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意思都很明显了,第三方不仁,这个亲戚被逼急了,两年来事情都没得到解决,没办法就找律师告状了。
先生还让这个亲戚撤诉。
我就小声插话道:你别这么弄了。两头都是亲戚,哪轻哪重?都是一样的。听这个亲戚的一番话就知道那个亲戚做得过头了,那个亲戚的为人咱也知道。你就别给自己找没趣了。直接说知道了,兄弟不了解实情,那这事确实叫人生气……想提建议,也要先听听咋回事,先同理心这个亲戚,你想呀不是被逼急了,谁愿意花几千找律师非得告状呀……
我散发的包子味有批评指责吧,先生一听就有些恼火。还坚持按自己的说法跟这个亲戚说,那我咋跟XU 说呀……
亲戚说:“你爱咋说咋说,告诉他们法院见……”
我因为先生管闲事,两头都要不落好,本是心疼他,但这时候又开启埋怨模式:你看之前你管那闲事,给自己管了一堆事,现在还弄这事儿?你直接给被告亲戚说,说了没用呀,人家说法院见!
好不容易挂了原告的电话,先生给被告打电话说:这事你们自己商量,我不知道你们的事。
结果被告开始给先生唠叨这事儿的来龙去脉……还想让先生去说这事。
我就开始说先生,你说不知道这事,人家肯定会跟你说事。你倒不如把结果直接呈现给他,说了,但这边说法院见,压根儿不卖我的账!
最后,先生听被告叨叨了好一阵子,这个亲戚也有些怪罪先生不帮忙!
我类个去!
后来我喊先生说其他事。先生生气不理我。
一个晚上都不再跟我说话。
第二天,我说:“你干脆叫蒋三岁算了!”
先生说:“我没听到你说话!”
死鸭子嘴硬!孩子说:“妈妈在你耳边跟你说话,你能没听到吗?”
后来想想还是我没有缓冲性语言,直接上前去指导,让先生感受到的是自己的无能,好像我很有本事一样,让他这个男人有挫败感。
哎呀,夫妻之间沟通提升空间还特别大。
成长日记:
当孩子说妈妈人为啥要活着呀?爸妈的标准回答:你在学校有啥事吗?发生了啥让你有此疑问?(孩子人际关系出现这个问题了)
同样是有人在地上骂你你站在山脚,会奋起反击;你站在山腰,会以为那是跟你打招呼;你站上山顶,眼中是万里河山,不见半点人间是非。一一站位决定格局
在所有合适的关系中,从来都不存在任何人为任何人做出牺牲。一一爱是选择,不是牺牲。
感谢先生炒的菜。
![](https://img.haomeiwen.com/i5245428/c2257389dcf5b83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