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

作者: 落水有声 | 来源:发表于2017-08-24 11:45 被阅读64次
围城

围城围的是人,困的是心,有的人想进去,有的人想出来。

钱钟书有一部小说,取名《围城》,曾一度畅销,虽然名字带着城,但书中内容却与之没有半点关系,更多是一种比喻,生活的状态。为什么要用围城?或许是因为那高高的城墙,中国人所处的世界,与墙有着深厚的渊源,在科技和人工都还不发达的古代,抵御外敌和自然灾害,除了人力之外,靠的就是一面墙,被形象的比喻为城墙,这是一道屏障,也是内心的安全底线,万里长城保的是万里平安;进入现代,处境好了,城外墙没了,内心却建起了一面墙,人与人之间距离陡增,变得深不可测。

当城外之墙没了,心门之墙高了,小墙也就立了起来,神州大地,大大小小的单位、小区、院子,都为自己码起了一堵高墙,粉末装饰,很多人不加思索,跟风而上,把这当成一种时髦,以至于前段时间,围绕城市小区是否保留围墙,网络界掀起了一场辩论,正反双方你来我往,各自据理力争,最终也就不了了之,因为似乎没有谁能说服对方。在很多人心中,似乎这堵墙是一份传家宝,也是一种保障,当砖瓦结构与内心联系在一起,很多简单的举措都会变得异常复杂。

朋友在某单位上班,管理严格,院子周围高墙深筑,每次路过,总会感到丝丝凉意,在这偌大的空间,他每天重复着三点一线的生活,哪怕是有闲暇,往东往西,走南走北,结果都会一样,最终被一面冰冷的墙面阻隔,围绕这堵墙,也有两种不同的声音,有的说是管理,为了严肃纪律,限制自由;也有的说是关怀,为了个人安全,保护措施。住在围墙里的人都想出去,外面的人也怕进来,这面墙一立就是几十年,年年拔高,让人手足无措,曾经有些自认为“身手”过硬的人,面对传说总是嗤之以鼻,但一旦来到墙下,抬头目视,瞬间产生了怯意,在他看来,这份高压,早就超越了心中的承受限度。

当大城变为小墙,城墙归为院墙,人类走了几千年,在这越加豁达的世界,人心却变得异常窄小,需要在院落之间筑起一道防线,防备身边单位你我他,防备一草一事一物,这到底算是一种进步还是倒退?在那饥荒无力的千年之前,人类又是靠着什么与整个时代斗争而来?当我们忘记了包容和信任,面对更加盲目的孤独感,或许能解答的,只有某些人的利益熏熏和私心杂念。

相关文章

  • 围城内 围城累 围城泪

    围城内 围城累 围城泪 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围城外的人想进围城内,围城内的人想走出围城外。 婚姻就像两个人合伙开公...

  • 2020-02-28

    读了围城又深陷围城

  • 围城?围城!

    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 1. 读书节购入,买的不少,一本本看下来。由于基本是上班在地铁的路上看,直到今天...

  • 围城,围城

    看到这个题目,我就想到了钱钟书老先生写的《围城》。虽然我没看过这本书,也没看过这部电视剧,但是里面有一句经典的台词...

  • 【书写人生训练营】4组+敏儿+《围城》读书笔记

    从婚姻是“围城”,到最后感慨人生是“围城”。方鸿渐不断渴望冲出“围城”,却又不得不进入另一个“围城”。 《围城》创...

  • 围城

    每个人都处于自己的围城中, 围城内的看到围城外的自由, 围城外的看到围城内的安逸, 每个地方都有优点, 每个小巷也...

  • “围城”里的人生百态

    “围城”处处不在,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看似相同却不同的围城之中,身在围城之中或者心在围城之中又或者身心都在围城之中。...

  • 围城

    首先说明,这里的围城不是爱情婚姻的围城,而是疫情下被封在房的围城,围城外边一片宁静,围城里面浪峰不断。 看,俩姐妹...

  • 真的走了

    我走出围城却被困在围城

  • 最可怕的不过走不出人生的围城

    《围城》里提到过很多围城,爱情的围城,事业的围城,但其中最恐怖的莫过于人生的围城,也就是要活成别人想让你活成的样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围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uos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