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白话文】
魏国尚书王沈担任豫州刺史。上任之初,下命令给所辖各城邑百姓说:“如果有能上言陈述官长是否称职,以及百姓所忧患的事,赐给粮食五百斛。如有能说出刺史得失、朝政宽严的人,赐给粮食一千斛。”
主簿陈廞、褚㗉入府禀告说:“教令的宗旨是想听一听百姓的苦衷之言,加以劝勉和赏赐。但是,恐怕那些清正廉洁之士不愿意接受奖赏而不说话,而那些贪婪昏昧之人则为了奖赏而胡言乱语。如果他说的不对或者不符合事实,不给他奖赏,但那些不了解内情的人不知正确错误之所在,只看见他提的建议没有被采纳,说过要赏赐的没有赏赐,反而是官府失信了。我们认为,颁布这个教令的事,可以稍等一等再说。”
王沈不听,又发一道教令:“进言有益于上,赏赐给予百姓,这是君子的德操,怎么会没人发言?”
褚㗉等又劝阻说:“尧、舜、周公之所以能使人忠心进谏,是因为人人都知道他们的款诚之心,寒冰和火炭并不说话,但是它是冷是热,一目了然,因为这是它的实质。如果喜好忠直之言,能象冰炭那样自然,那么忠直之言将不用求就会自然而至。如果德操不足以同唐尧、虞舜相配,贤明不足以同周公相比,真实不能象冰炭一样,那您就算是悬以重赏,也不会有人向您说出忠谏之言。”
王沈这才停止。
【点评】
这个王沈,就是向司马昭举报曹髦皇帝那个人,因为举报有功,升任豫州刺史。
王沈新官上任,春风得意,想有点作为。但是,他属于“空降型”干部,不了解地方情况,于是准备征求意见。他想了一个高招,希望通过物质奖励来鼓励老百姓就官员的操行以及行政得失发声。
王沈很有“魄力”,他搞的动静比较大,是面向全州的官吏和百姓发的政令,提一条意见就给五百斛到一千斛粮食(不知他有多少库存,他支配的权力有多大)。这是“德政”,多好啊!然而,他这纯属于扯淡,根本行不通。
这两位主薄给他泼了凉水:首先,真正清正廉洁的人,怎么会为了奖赏提意见,别说廉洁之人,一般老百姓也不会提,说当官的操行毛病,他不怕打击报复吗?其次,有想法的人不会说话,听到的声音,应该大部分是胡说八道,因为这些人都是奔着那些奖励去的,话可以张口就来,反正又不用负责任。最后,如果对于胡说八道的意见,你若不给奖励,那就是失信了。
所以,领导要想了解民生,你首先得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像尧、舜、周公那样,自己操守好,心又诚,你不用物质奖励,人们也愿意和你掏心窝子说话。要给老百姓办实事,不要搞花架子。
其实,不光是工作上,就是日常生活,我们也应该“诚意、正心”地去对待家人和朋友或者同事。比如说,孝敬父母,有的人一到节日了,就发朋友圈,说一大堆感恩父母的话,可就是不回家看看;有的人说给父母买了多少礼物,给了多少钱,可就是不愿意陪老人聊聊天。实际上 ,孝敬父母,不是嘴上说,也不用学,只要你心里装着父母,你一定知道父母最需要的东西是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