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叫做《暗时间》。它的作者是就职于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刘未鹏先生。
在这本书里,他提出了一个叫做“暗时间”的概念。这里所说的“暗时间”指利用大脑思考的时间,又称为“思维时间”。而善于利用”思维时间“的人,能够更快走出困境。在这本书中由三个章节组成,第一个章节的题目就是暗时间。我觉得有四点内容也会对我们有帮助。
1.时间对每个人未必是均等的
虽然别人每天有24小时,我也有24小时,但是有时候自己在一件事情上投入了很多时间,却没有成果,而别人投入了较少的时间却能获得好的结果。为什么呢?其中一种原因就是我们没有把自己要做的事,要学习的东西常驻在脑子里,让自己的“思维时间”发挥到极致。
2.保持高效学习的三个习惯
(1)迅速进入专注状态
通常我们在做一件正事前会有一个“热身”的时间,比如刷刷朋友圈,看看微博等。如果我们能把这些时间尽可能缩短,那么我们做正事的时间就会延长。
(2)保持专注状态
在书中,作者举了一名数学家庞加莱的思考习惯的例子。据说他经常在海边度假或走路时思考数学问题时,解答会忽隐忽现。他能够利用这样的时间来思考问题,这种体验真的好奇妙。
(3)抗干扰能力
要锻炼出这样的能力,作者提到两点。一,可以选择在有干扰的环境中看书。二、经常利用各种碎片时间阅读和思考。
3.创造回忆的机会有效记住知识
我们在看书时记住的内容通常只是记住,可真正拥有一个知识是能够在恰当的时间回忆起来并运用它。于是,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三种方法来更好地掌握知识。
一、经常讲给别人听或者与别人讨论。我曾经看过一张学习金字塔图片。这张图片的内容是由美国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的。这里面提到了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两种方式的学习效果。显而易见,主动学习在大脑中的平均留存率是最高的。因此,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能够多采用讨论,实践以及教给别人这三种主动学习的方式,意味着我们能够更好地吸收一个知识。
二、整理笔记。通过这个方式,一方面,我们可以巩固很多已经遗忘了的知识。另一方面,它能让我们能够重新审视知识。比如我们会不会当初对其的看法有偏颇之处?
三、书写。作者在此处说的“书写”指的是用写的方式将一段时间学到的知识以主题的形式关联起来。
4.在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需要问自己的问题
比如说读书,那这本书中要解决什么问题?读完这本书,我收获了什么?如果这本书要讲给别人听,我该怎么说?怎么让所有的人都能懂?自己真的理解了里面的知识吗?在读书过程中出现自己脑子里出现的想法就是对的吗?能不能举出反例呢?通过问以上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吸收这本书的内容。而这几个问题也让我想起了艾德勒《如何阅读一本书》和Coursera的一个视频。其实,不同的书都在用不同的话重复同一种内容。
最后,我发现幕布真的是一个特别好用的工具。因为它可以把我们的文字迅速转为思维导图的形式。也推荐给你。
链接:https://mubu.com/inv/43755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