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已经很流行,特别是在美国。从神秘带有宗教色彩,逐渐变成一种锻炼形式,或者说是刻意练习一种技术——停止思考的技术。
因为学习冥想,有朋友推荐《观呼吸》,所以读了,并分享出来。
本文不是宣讲宗教,我也不是要开始禅修,所以没有从头到尾,一字不差地读完全书十六章,只是重点关注关于冥想的部分。
本书最打动我的一句话是:这不是严厉的耐力竞赛,你不需要对任何人证明任何事。
冥想大致分三个派别,禅宗、藏传佛教和内观。当然道家也有类似的,不过不叫冥想。《观呼吸》讲的是“内观”一派,追求的是“正念”。
冥想要求你做自己的观察者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觉察你平时不注意的细微动作。比如觉察你的呼吸,觉察你走路时脚抬起、在空中、落下的整个过程,这些都是冥想练习中重要的事情。在各种感受升起、发展、消灭的时候,觉察它们,了解情绪从哪里来的,把“自我”从情绪的感受中剥离出来。
在开始体验的时候,告诉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这个体验中。如果我选择坐下来,就专注在体验里。也是人们常说的“活在当下”的意思。
冥想最难的是专注,当一个人什么都不干的时候,大脑正常的状态是随机漫步,各种想法和情绪会不断冒出来,感觉不受控制。有时感受到烦躁,想放弃,感受腿脚的酸痛,甚至会感受到愤怒。一旦你觉察到有情绪的升起,请你专注呼吸,回到当下的这一刻,这就是冥想练习。
封面冥想可以随时开始
找个不被打扰的地方坐下,可以盘腿(刚开始也可以自由坐)。但上身一定保持笔直,脊柱、颈椎、头顶,正直向上。
专注于自己的呼吸,可以数呼吸(数息),也可以觉察自己“呼”和“吸”的开始、进行、结束,每一个微小的过程,感受越细小越专注,效果越好。
刚开始难免有各种念头、情绪在脑子里升起,像白日梦。冥想恰恰要求思想不能信马由缰,必须专注到呼吸上来。能坚持到时间越久,工夫就越深。
冥想不是思考,但也不是什么都不思考。冥想是在练习专注,但不是以一个清净的念头取代杂乱的念头。冥想只是“观照”念头本身,从旁观者的角度观察,置身于念头之外,持续这样练习之后,思维模式便会改变。
冥想就是要到达专注于事物本身,对世界有更客观的认识,不带有个人为中心的主观感受,而且最终“活着当下”也不是目的,通过冥想、“内观”,专注于一个事物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洞见。
**书中金句**
这不是严厉的耐力竞赛,你不需要对任何人证明任何事。
让匆忙的脚步慢下来,让你自己持续而稳定地努力。让你自己有充裕的时间将正念纳入生活中,并且让你温和稳定地成长。
经验丰富的禅修者,一天总会安排三至四个小时禅修。不过他们在日常世界依然维持平常的生活,他们会把时间腾出来,并且享受它。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地发生。
这里有一个重点,——不是一种苦行的形式,自我折磨绝对不是它的目标。我们是在尝试开发正念,而非制造疼痛。
每一次只要碰到不如意的事,或感到不安的时候,你就会匆匆结束。那并不好,这些考验都是禅修者进步的良机,一定要通过才行。你应该学习平静清楚地观察它们,秉持正念看着它们。只要工夫下得够,它们就无法再影响你。你如实地观察,了解它们不过是冲动,来了又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