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在爱你的同时,我成为了更好的自己。——致哈哈(我儿子)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每每在看育儿书的时候,总能够想到自己,仿佛这书不单单是为了育儿更是为了育己。
你可能会问,我们早已不是孩童育儿书又如何育己呢?
常常在想如果我的父母当年可以学习到这些育儿观念,我会是什么样?我会不会活得更开心,我的人生会不会又是另外一番模样?我并没有指责他们的意思,我能理解我出生的那个年代的农村,没有人会有机会接触到这些。儿时在父母那里得到的,现在我们已经长大成人,有能力有责任有义务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可以重新爱护自己那个内在小孩儿,我们都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
比如这条育儿经:
帮助孩子认识到行为有因果联系,认识到人都有感受,认识到解决日常人际问题不止有一种方法。
里面涉及的三点,我自己很多时候都没有做好。
1、认识到行为有因果联系
从理论上我当然知道这个道理,但是现实生活中却常常忘到九霄云外去了,比如,我也常常做事说话鲁莽冲动不计后果。
2、认识到人都有感受
这一点,最应该给我老公道歉。我常常忽略他的感受,仿佛他就应该是超人,不会累,不会不耐烦,不会失望,不会害怕……他的负面情绪和感受,往往会受到我的否认和压制……
3、认识到解决日常人际问题不止有一种方法
首先我解决问题的思维并不够强,遇到问题时的反应也很僵化,不会去思考更好的方法,自己好像一个别无选择的傻瓜。
不难看出,我的那些行为,思考和感受问题的方式是儿童自我的表现。
难么如何进行自我安抚呢?
1、让孩子自己告诉你发生了什么,而不是你看到了什么。
2、启发孩子关注自己和对方的感受。
3、鼓励孩子思考其它的更好的解决办法。
这些适合儿童的同样适合现在成人的你安抚内在小孩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