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法国的夺冠世界杯的余热也正在逐渐消散,法国队无疑是这个夏天袭过的一股最为迅猛的青春风暴,全队平均年龄只有26岁,是继1970巴西之后世界杯历史上最年轻的夺冠队伍。除年轻之外法国队也是今年三十二强中身价最高的球队,队内云集了来自五大联赛多家顶级豪门的主力球员。
完善的足球青训体系建设于现阶段的中国而言或许仍只是个美好而奢侈的梦!坐拥着一大批青年才俊的德尚甚至还弃用了诸如本泽马、里贝里这类大赛经验丰富的进攻端利器,相信这在很多人看来无疑是一种浪费,不禁要感慨这法国队的“英雄池”之深已经到了让人嫉妒的地步!德尚也随之成为了历史上第三位作为球员和教练都得以捧杯的传奇人物。可以说无论是作为球员还是教练德尚的职业生涯都是完满成功的,而德尚个人的完满与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得益于他身后的那片足球热土。如果没有法国国内完善成熟的青训体系作支撑,即便德尚拥有再精绝的战术也终将尝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无奈!
法国的青训在整个欧洲都算得上是翘楚,他们不光拥有像克莱枫丹这样的精英培训机构,法甲的马赛、巴黎、图卢兹、波尔多、里昂等,他们的青训也都是排在欧洲比较靠前的位置。近几年法国已经逐渐超越巴西成为向五大联赛输出球员最多的国家,如此背景让法国的夺冠显得理所当然!
其实在光年接触足球的这十几年间,每逢大赛总会听到有关于“青训”的讨论,而早在三十几年前邓小平就说过足球要从娃娃抓起,“青训”于足球的重要性中国人不是不知道,但为何说了几十年也尝试着做了几十年,中国“青训”仍旧看不到一丝光亮?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可能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剖析:经济实力、社会氛围、教育体制,正是这三方因素相互作用,影响和制约了中国“青训”的发展和建设!那么这三方面因素究竟是如何影响中国青训的,光年总结整理如下:
一、经济实力
可能有人会质疑经济实力是否真的会对中国青训体系的建设有影响,毕竟中国已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之庞大有目共睹,而且也有经济相对落后的非洲国家足球运动发展的就很好,说中国经济实力影响了青训建设未免牵强。确实论经济实力中国完全有能力做好足球青训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但想要做好足球青训空有硬件基础恐怕是远远不够的!
众所周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仅是改革开放来的这短短几十年,野蛮粗犷式的增长也带来了诸多问题,经济总量虽高但人均收入低、贫富差距大、社会福利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经济结构比重失衡等问题也都是客观存在的。相较改革开放初期国人的生活质量虽整体有了大幅提升,但因贫富差距导致社会阶层的严重脱节,使得普通民众的生活节奏反而日趋紧张,多数国人似乎仍旧处于一种“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的状态之中,经济短期内的高速发展让中国人显得总是特别的“着急”,着急着追逐利益、着急着看到结果也着急着给某件事下定论!足球运动于多数人而言是一项业余的兴趣爱好,属于精神层面的消费品,然而在过去的这几十年间中国经济虽一路高歌猛进,但几乎将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了实体制造业,也就是所谓的第二产业上面,对于像商业足球这类满足民众精神消费需求的第三产业并未有太多的关注与投入,目前为止中国足球的商业化程度依旧不高。由于中国足球发展起步较晚群众基础本就薄弱,再加之国内联赛水平泛泛、国足的历史成绩平平,因此要作为国人满足精神需求的消费品,中国足球显然是不具备这种先天优势的,着急趋利的中国人也不会有太多的耐心留给中国足球,对比电影电视、麻将、广场舞、抖音、王者荣耀这类或传统或时尚的快消式娱乐消费品,似乎后者的参与成本更低也能够更快的看到结果,因而更加的契合当下国人的精神消费需求!中国经济的野蛮粗犷式增长造就了着急趋利的社会氛围,同时也让中国足球陷入了一种因民众关注度不高而导致足球整体实力孱弱,又因为足球整体实力孱弱所以无法吸引民众关注的恶性循环之中!
二、社会氛围
现代足球运动起源于英国,我们经常可以在英国一些比较小的城镇街头看到一家三代,穿着同一家俱乐部的球衣赶去看他们支持球队的比赛,即便这只球队可能踢的是那种低级别的联赛,球队成绩也可能并不是太理想,但这似乎并不影响他们对于这只球队的热爱,而且这份热爱或许还会一直延续、传承下去。“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这是余秋雨先生对于文化的定义,结合这句话我们是真的能够看到在英国的社会里,确实是有一种叫做“足球文化”的东西存在的!而反观中国足球几乎是没有“积累”的,更谈不上所谓的“引导”传承!“中国球迷”素以“在你辉煌时不请自来,又在你低谷落寞时落井下石”而著称,不光足球这一项运动中国人似乎对于所有的体育项目态度都差不多,当中国人在某个项目上能够领先世界或者小有所成时,中国人就会以国家骄傲或者民族自豪代入到自己身上,并因此沾沾自喜陷入一种大国情节之中不可自拔!而一旦面对重大失利,中国人又会立刻抽离、孤立直接参与者,并对其进行群体攻击,就因为他们没能满足中国人的集体虚荣!大家应该都还没有忘记刘翔,巅峰时期的刘翔于国人无疑是民族英雄般的存在,媒体对其亦是穷极溢美之辞,然而08年北京之后他却又成为了民众、媒体口诛笔伐的众矢之的,国足也因历史成绩一直饱受非议。我想中国足球若是总在这种社会氛围中生存恐怕是很难有长足的发展!个人项目或许可以凭着个人的运动天赋在国际赛场上占得一席之地,但足球是一项团队运动不可能仅依靠某位球员的个人能力就能够完成比赛,它是需要场上的十一人在拥有了一定技术水平的同时,高度统一在一个战术体系内共同协作才能够完成的。经常可以听到有人说中国十四亿人口难道还找不到十一个踢足球的!可是很抱歉足球能不能踢好跟人口基数真没多大关系!这十四亿人里面真正的足球参与人数(足球人口)又是多少?(这里就不跟他国作数据上的分析对比了!因为实在是辣眼睛!!!)
记得有看过一个街头采访,记者问了路人对于中国足球的一些看法,路人多数只是对国足进行一番调侃就草草结束话题,再问及将来是否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踢足球,回答几乎是一边倒的不愿意,因为他们怕自己的孩子将来会养不活自己,也怕他们的孩子将来会遭受今天国足所受的非议。虽只是一个小范围的街头采访,但这应该也是大多数国人的一致想法,然而正是这无数个体的不愿意几乎就已经毁掉了中国足球的未来,因为如果没有一定的足球人口基数作为支撑,我们又如何能找到那万里挑一的人才!更何况我们又要的是十一个不同的位置,那就更需要一个相对庞大的足球人口基数。足球的参与成本其实并不高,但成才率却极低,着急趋利的中国人对于足球的喜爱早已经变了味,少了那份纯粹却又多出了太多的功利!因此不会轻易的用下一代的前程去赌中国足球的明天,这一点也体现在了中国的教育里!
三、教育体制
中国的教育体制其实一直以来都饱受争议与诟病,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之下教育本身也充斥着功利主义!家长、学校、社会从来都只注重学生的文化课成绩,所谓的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来也都只是一种口号,一种自欺欺人的形式主义!高考择优录取无疑是沿袭了在中国盛行了几千年的科举制度,而由科举制度衍生出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一传统价值观,让中国人对学历、学位又有着一种近乎迷信的崇拜与追求,因而升学成为了中国教育的唯一目的,然而升学在中国又偏偏只依赖考试这一种评价制度,人口基数之庞大如中国、教育资源之不均衡如中国,考试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如此背景下的中国人难免将教育的一切重心都倾向学生的课业学习,为应付考试学生需要面对繁重的课业负担,根本无暇他顾。但是在一个孩子17岁之前我们是很难判断评估他是否可以成为一名职业球员的,在此之前他至少需要从8岁开始接受专业规范的训练,而这个时间段正是一个孩子小学到高中的关键阶段,参与训练势必要牺牲课业学习的时间,牺牲了课业学习的时间在考试的竞争中肯定不会有太多优势,而足球的成才率又是极低的,一旦孩子将来踢不了职业回头也考不了太好的大学,这种后果中国人是没法想象也无力承担的。况且职业球员的职业生涯相对短暂,大多数人是拿不了那种天价年薪的,以目前中国商业足球的整个生态来看,是不可能提供太多相关职业的,即便踢了几年职业退役之后又靠什么生存?当然仍有少数中国人凭着那份对足球纯粹狂热的喜爱不顾一切的将孩子送去足校,甚至还有像张玉宁父亲这样的中国人自费把孩子送去国外接受训练的,这里由衷的对他们表示敬意!但任何的纯粹狂热最终都还是得回归生存这个永恒的话题!中国足球的未来光靠这少数人的纯粹狂热显然也谈不了未来!中国教育目的方向的单一,让学生错失了很多其他的可能,足球仅是中国孩子错失掉的那冰山一角!
中国足球若真的想要有质变那就必须得依靠青训,然而面对如此国情,谈青训无疑是在痴人说梦,不解决中国经济、社会、教育的种种沉疴,建青训、强国足、雪前耻恐怕将永远都只是那所谓的“中国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