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山那头,那山后炊烟袅袅杨柳依依的小山村里,曾经承载着孩子童年一整个童话世界。一支柔柔的翠柳,一支嘀嘀的口哨,甩出了孩子童年的幸福,吹出了孩子儿时的欢乐。那山后的一沟一壑,一草一木,一山一丘,也足以让孩子在睡梦中都续着那童年似乎永无止境的欢乐。
时光萦然,冬去春来。当年的孩子摇身一变,已渐渐长大成人。那山后依旧炊烟袅袅杨柳依依的小山村,却怎么也承载不了孩子长大的梦。终于有一天,对着夕阳,他指着远方,说山后有他理想的他乡。于是多少个黎明的夜里,曾经童真的孩子开始在那多少个不眠的夜里,望着漫天星辰的天空,幻想着山那头,霓虹闪烁彻夜不眠的城市,该是多么的喧嚣,多么的繁华,那样的生活才是他今生所有的梦。
就在山那头,炊烟袅袅依依杨柳下的茅草屋厨房里的母亲,多少个日子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精心为孩子做出了多少用心煮出的美味幸福。看着孩子一天天健康的长大成人,终于有一天,对着清晨的黎明,田间劳作的母亲望着那一缕充满希望的曙光,将一张慈祥的脸化作了黎明的天,她想照亮孩子的一整个世界。
可是今天,多少个岁月中热泪盈盈,曾经的母亲,在村头盼望着孩子再次出现,出现在儿时她上学送他,放学在村头接他,孩子一路欢蹦长大的那条以杂草丛生的小路。只是小路还是,当年孩子上学的那条蜿蜒曲折小路,小丘还是那高低错落的小丘,只是多少个日子里,在小路尽头的村口,苦苦等待的母亲,却再也等不到孩子放学归来,那一声亲声的呼唤“妈妈”热心头。
只是在小路尽头的妈妈,今天偶尔会慧心一笑,守候多日的孩子,终于出现在了小路尽头。可揉一揉老花了的眼,慈祥的母亲多想把孩子看清楚一点。可再一晃眼那小路还是小路,只剩了一阵轻风,轻拂着枯黄的杂草,吹出了莎莎作响的孤独,更吹单了风中那立着身躯的佝偻。只看那往日,一张慈祥的脸上,岁月的刻痕留下的那深深浅浅的鱼尾纹里,只剩了两行老泪。不知是风吹了双眼,还是母亲悔恨自己,悔恨她不该揉那双眼,揉走等待多日出现在眼睑内的孩子。
有一句话叫:“儿行千里,母担万忧。”
可是今日在城中的孩子,他说,妈妈我想,你,不远。一个电话,我能听得见你的声音,你就在山那头。但对于妈妈,就在山那头,孩子我虽然能听得见你的声音,但你依然隔了万水千山,是妈妈所永远拉不近,永远减不了的担忧。
还有一句话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你总说着时间还长,不急不急,的确时间还长,不急不急。因为一旦那走了的,就是你千年万年再也等不来的一个轮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