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作者: 铎耀 | 来源:发表于2018-04-28 16:12 被阅读0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对于现代人面临的额“多选择、难抉择”人生困境,施瓦茨教授不仅谈了why,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为何会这样,而且讲了how,告知大家如何运用心理学提升选择时的幸福感。选择放弃是一种智慧,放弃选择更是一种勇气。

    《选择的悖论》作者巴里·施瓦茨是美国斯沃斯莫尔学院的的社会心理学教授,2009年TED大会的压轴演讲人。他把心理学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改造中,得到各国政府、著名企业的关注。他的著作和演讲将心理学和经济学结合起来,成功吸引了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和普通大众。

    让我们来看看施瓦茨教授说了些什么?

    一、为什么会患上“选择困难症”?

    互联网让我们的生活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然而在选择过程中,我们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冷静和理智,也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了解自己。峰终定律、拇指规则、锚定效应、框架效应、心理账户、禀赋效应等等心理原因让我们忘记初衷,或是受到广告商的影响而犯下错误。随着选项数量的上升,犯错的可能性也变得越来越大,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在众多选项面前,不是变得更开心了,而是变得无所适从。选择真的没有那么简单。

    二、自己做主的决定为什么还常常感觉不满意?

    教授从6个心理奥秘对这个问题给予了解释,它们是自主权、机会、后悔、适应、比较和幸福。我们来分享其中的三个,分别是机会、后悔和比较。

    1.机会

    更多的机会当然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但也意味着更高的机会成本,每当我们面临众多的选项时,就意味着我们要放弃的选项比选择的多,所以最终做出的所谓最佳选择的吸引力会因 “失去”太多而下降,我们从中得到的满足感也就变低了。

    2.后悔

    后悔是一种“向下拉扯的力量”,忽略偏见、距离成功的一步之差、不得不承担的责任和“反事实思维”都让我们容易陷入后悔的状态。为了规避后悔,我们又会更多地考虑沉淀成本,成为沉淀成本的奴隶,结果却带来了更多的懊悔。最大化者因为追求最好,也会成为最容易后悔的人。

    3.比较

    当我们做评价的时候,我们要去比较,和希望得到的体验比、和预期中的体验比、和近期的体验比、和他人的体验比,这些比较使得真实的体验带来的感受变得不确定了,并陷入选择“不满意”魔咒:享乐原点魔咒、高期望魔咒、社会比较魔咒。避免比较带来的“不满意”最好的方式是不要做“最大化者”,做一个选择“够好”就可以的“满意者”。

    三、让选择变得更幸福的11条法则

    世界上并不存在一个叫做 “最好的选择”的标准答案,但我们还是可以让自己做出不后悔的决定,施瓦茨先生给了我们11个建议:

    1.把精力集中在最重要的选择上

    2.成为一个选择者,而不是捡拾者

    3.做一个满足者,而不是最大化者

    4.别太在意机会成本

    5.尽量做不可逆的选择

    6.培养感恩之心

    7.告诉自己不后悔

    8.为适应做好心理准备

    9.控制过高的期望

    10.学会避免社会比较

    11.把选择的限制看成是解放而非束缚。

    没有选择时我们感觉自己想囚徒一样没有自由,选择太多时我们又觉得喘不过气来。选择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选择而得来的不同答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uwg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