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宝宝肛温高于38℃,或者腋下温度超过37.5℃就是发烧。
宝宝发热后吃喝都正常,身体也没有什么不适,你们可以用以下方法帮助宝宝好转。
家庭治疗法
1、适当添减衣物(记住是适当,不是 “捂”!)
宝宝发热后,身体会发冷或者发热的情况,家长可以摸摸宝宝的后背,如果是冷的,可以适当的添加衣物,但是不能好几层衣服捂着, 如果出汗了,就要适当的减衣服。
2.补充液体
为了防止宝宝脱水,建议给宝宝补充足够的液体,这个液体是指:宝宝还没断奶,就多补充母乳,宝宝已经断奶了,就多补充水分,必要时可以口服补液盐,因为宝宝发热出汗会丢失很多电解质,单纯喝水补不上来的。
3、温水擦拭
家长可以用温水给宝宝擦浴,水的温度保持在32-34℃最佳,每次擦拭的时间10分钟以上,擦拭的重点部位有颈部、腋下、肘窝、腹股沟。如果宝宝一直拒绝温水擦拭,家长要马上停止。
药物降温法
一般宝宝腋温高于38.5℃时,是可以选择吃药的。但如果宝宝出现不舒服,比如烦躁、乏力,即使体温没达到38.5℃,家长也是可以给宝宝喂药。
目前,医院医生开的宝宝应用比较安全的退烧药有“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这两种。药对宝宝的年龄有要求,开药是问问医生服用的剂量,所以你们要注意下。
1、“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以上的宝宝,每次服用10—15mg/kg(根据宝宝体重服药,如果宝宝体重5kg,就服用50—75mg),每4—6小时一次,24小时内不超过4次。
2、“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宝宝,每次服用剂量5—10mg/kg(用法如上),每6小时一次,每天宝宝服用的最大剂量不超过40mg/kg,24小时内不超过4次。
给宝宝喂药时,最好使用单一的一种药给宝宝吃,不要多种药混着吃。同时,有些药对宝宝来说是禁用的,比如尼美舒利,所以家长给宝宝用药时要听从医嘱。
引起宝宝发热的原因很多,比如肠胃炎、流感,所以上面的方法并不是万能的,当宝宝有以下情况,需要及时去医院就医治疗:
1、宝宝用药体温缓解后,精神状态仍然很差,萎靡不振,自己心里没底,无法判断时,建议去医院;
2、宝宝发热的同时,伴随有头痛、脖子硬、抽搐、喉咙痛、耳朵痛、身上出皮疹或瘀斑,反复呕吐、腹泻等情况,建议就诊;
3、3月龄以下婴儿发热≥38℃或3-6月龄婴儿发热≥39℃,不论症状轻重,都应该尽早去医院进行治疗;6个月-2岁的宝宝发热持续超过24小时,或者2岁及2岁以上的宝宝持续发热超过3天,体温反复超过40℃,需要及时就诊;
4、宝宝拒绝进食,尿量减少,一天用不到3片尿不湿,或者8—12小时内没有尿,建议就诊。
宝宝出现发烧时,切勿病急乱投医,什么不靠谱的法子都用上,多听从医生的嘱咐,千万别自己做主,否则出现难以挽回的局面时,一切都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