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通篇2152个字,当年跟着一年级的儿子诵读经典的时候觉得开篇朗朗上口,十几年后重温,有些点恍然而悟,有些依旧觉得晦涩。通过徐小跃教授有趣的讲解,对儒家经典的认知又进了一步。
大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也是大家可以脱口而出的约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了,这样的排序,我认为是有深意的。正如把除了对内应该从修身开始,先做好自己,而对外,齐家放在治国平天下之前。
在这一点上的认知,结合我们的家庭教育,我们的知识体系的重要性排序就会是“为人父母的知识”放在“成为好公民的知识”前面,这和儒家思想把“齐家”放在“治国平天下”之前是相通的。所谓成为好公民,其实就是说成为一个好的社会成员,遵守社会的准则,为社会做出贡献。从这个排序来看,要成为一个好的社会或集体成员之前,首先要成为一个好的家庭成员。家庭是社会关系中的一个最小细胞,只有组成人体的细胞都是健康的,作为整体的人才会是健康和充满活力的。
按照这个排序,我们不妨认为,开家长会的优先级其实是在上班工作之前的,如果有员工因为开家长会请假,单位都要无条件批准。有些影视作品歌颂一些人为了工作荒废对孩子的教育,如果按照这样的排序,这么做就是不可取的。一个家庭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一个青少年没有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给社会带来的损失,远比家长加班做那点工作带来的好处要多得多。
古人的智慧让我们后人折服和仰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