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煮字为药,治愈浮躁——《煮字为药》

煮字为药,治愈浮躁——《煮字为药》

作者: 樱桃小圆子 | 来源:发表于2016-04-03 21:27 被阅读200次

    爱斯基摩人的交谈方式是——把彼此冻成雪块的声音带回去,升一盆炉火,慢慢地烤来听。

    在图书简介中看到这么一句话,我萌生了把这本书买回来细读的冲动。我好奇,能用文字讲出这样温暖美好的故事的人,该拥有怎样一颗七窍玲珑心!

    《煮字为药》,书名起得贴切又讨巧。封面上两行小字写着——世界的一些美好如细沙簌簌流去,煮字为药治愈着我的无奈与寂寞。让人仿佛看见一位从旧时代缓缓走来的知识分子、身处文字文明末世的守护者,固守着对中文至死不渝的情感,悲观却努力地存在着。

    的确,这似乎不算是文字的好时代。电子霸权,信息泛滥,市场为抢占大众的注意力争分夺秒。在很多场合的表达中,看图比看字来得粗暴高效;广告、新闻的留给文字的空间寸土寸金;能一句话直接说清楚的,绝不用两句来伏笔绕弯。人们很少去深究品味文字背后的人情之味和文字所承载的人类文明。

    在如此料峭的文化氛围下,徐国能像一位固守传统的老学究,从现代生活中与文字发生关联的各个方面发出自己的声音,大到时事政治、社会环境,小到日常生活中的读书写字、字词误用,苦口婆心呼唤现代人久违的人文素养。或许会有人因他时不时的引经据典而略嫌弃他的酸气迂腐,但通篇真诚中透着无奈,无奈中夹杂着期盼的文字,还是会引人思考的。

    「文化云游」实用为尚的社会,料峭的文化氛围

    影响这个社会整体文化氛围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大环境如政治、经济、教育;小因素有个人阅读意识、国文老师的教导。

    针对中学国文教育大幅删减古典文学内容,增加现代文学作品的举措,徐国能提出质疑,据理力争:认识固有文化并不是抱残守缺的“好古癖”,而是去理解沉淀在我们内在的核心价值,进而增益彼此的沟通。最好的方式就是从阅读古典文学作品开始,从美的欣赏到理的分析,循序渐进地将传统的美感与理性内化为人生的一部分,成为基础,再以此去面对多元的世界文化,进行所谓之交流与汇通。

    虽然无法断定用许多未经时间淘选的现代文学作品,来替代那些历千百年而不坠的古典文学会对学生的语文程度、文化涵养带来正面或是负面的影响。理论上,中学的国文课并不是为大学中文系培养人才的地方,但是却必须教给学生阅读的能力与培养欣赏的兴趣,使他在毕业后,无论理工法商,都能保有阅读的习惯,并从阅读中反省时代文化,体谅人生的价值,成为有深度的现代人。

    对于社会对国文与英文的推崇态度差异,他犀利批判实用为尚的功利社会,认为“接轨”是一个浪漫的名词,给予了两方畅行无助的顺捷想象,但任何轨道都要铺设在坚实的地基之上。在推崇国际化的道路上,国文这块地基正在流失。这样下去,传统的文化品味只会渐渐成为薄暮中故国遗老的微吟轻喟。

    我从没想过,原来中学语文课本中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的比率、全社会对于语文和英文的态度差异背后竟有这么深远的影响。想想,徐国能倒也不是危言耸听。现在的小孩很小就开始学习英语,甚至中文和英文的启蒙教育在人生中是同步的。中文失去了作为母语的特殊感情优势,和英语一样沦为生活中和教育中的实用工具。我们不会再细究每个方块字背后的历史文化,因为没必要,社会不需要。

    除了社会大环境,有一个小因素能够对个人文学素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那就是我们每个人的语文老师。的确,作为中文的传道者,语文老师不仅要交给学生各种文体特征、修辞手段等基本功夫,还要通过好作品的导读,让学生认识那些基本功夫在名家手中自如运用的灵活生动与强大效果,从而关照自己文章的不足,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引导学生认识天地万物的真情至美,并给予学生浩然的胸襟与洞悉人士的睿智,有了这些,提起笔来也自然有好文章出现。徐国能把这样的老师称为100%的语文老师。 

    可是,遇见一个100%的语文老师何其困难!不过,他的这段话倒让我想起了一个人、一个场景——初三时的语文老师经常在晚自习时抽出一节课来为我们朗读她从各种杂志上收集来的文章(这些文章是那时的大多数同学唯一接触的课外读物)。每到这个时候,全班同学屏息凝神,教室里只能听见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这是紧张的初三里难得的放松时刻,让人身心愉悦。有一次,有只小鸟从窗外飞了进来,老师停下来说,“瞧,我们的故事把小鸟都吸引来了!”这个场景印象特别深刻!她也是我求学路上遇到的最好的语文老师,她能做到徐国能认为的作为语文老师最重要的一点——引导世界观价值观尚未成型的学生体会生命、培养美感、融入情义、沉思真理,而后才是语文的表达。而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复读那年遇到的语文老师,为求得分稳妥,规定全班同学把作文写成中规中矩的议论文(散文和记叙文在拿分上容易走极端,可能很高也可能很低),我称之为“八股取士”限制我们的想象和发挥。800多字的作文,每个字都背负着得分压力。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不是一种文学的妥协?

    古典文学所带来的喜悦轻盈而悠长,恍若一无所有却又真实饱满。无论是不是以文学为志的学生,我都尽力传达这样的美好经验,盼望在他们的人生里,也许在一次偶然面对“数峰无语立斜阳”的刹那,所思所忆并非山中的矿藏、林木与贸易,更非都市中交际应酬的酣歌醉舞,而是一种坚实宁定且清爽无畏的生命情怀,或是能与文化心灵相互摩挲生热的人生品味——徐国能的这段话道出了一个国文老师的担当与无奈。

    「仓颉的梦」文字游戏

    我们每天使用汉字,习以为常之下便不去审视每个字的深意与美。中文文字之美,不仅有造型上的巧妙,很多字更表现了历史与文化。因此中文不仅可以当符号使用,还可以跳脱工具层面,进入历史文化与造字过程的想象,从中建构出许多文化趣味。

    远有优秀的文学作品,谐音、隐喻、用典等文学里的小聪明中包藏着作者人生的大智慧,读者在拆解联想、恍然大悟中与作者心意相会;

    近有伴随我们每个人一生的姓名,起名字的长辈将几个原本独立存在的文字组成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词语,这个词语便是陌生人对我们的第一印象。

    在迂回含蓄的文学艺术中,古人用“炼字”把文学推向了极度精致的境界,细心慢火,像熬汤炖药一般提炼出字句的真髓。而现在,速食文化中很多内容都经不起推敲,更遑论每个字了。

    「字光诗影」文学诗意里的人生况味

    唐诗宋词元曲,古典文学艺术中的大家们把生活中的静观或微悟化为文字,将人人都懂的酸甜苦涩提升为可供品读的文学。透过他们的灵犀之眼,我们得以对这个世界有更多的澈悟与想象。

    徐国能说,人文素养有没有用我不知道,就像我喜欢背诗,问我背诵这些诗句有什么用,其实也真是没有什么用,只是在偶然的一些时空里,它们莫名地呼应了当下的心境,让我有时更加喜悦,优势徒增感伤,于是生命便由许多值得反复玩味的片刻构成,让平淡的生活到达了另一种迥然的意境当中。

    文学艺术里沉淀着历代大家对于生命的体悟,将这些精华内化吸收以后——

    当我们面对大千世界的无数美景时,脱口而出的不是“我X”、“牛X”,而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当我们饱受思恋折磨时,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能懂心底所有的隐秘心思......

    小时候背的那些诗词是看不懂的画面,存在心里。某一天遇到了某一处风景、某一份心情,忽然就明白了那首诗、那幅画,如此恰当,再无法用其它言语来形容——这就是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吧,也是人文素养之于生命的一部分意义。

    徐国能感叹人生识字忧患始,一个人一旦读书识字,担心的事情多了,一生从此忧患坎坷。而能够治愈知识分子那颗忧国忧民之心的,却也恰恰是给人带来忧患意识的文字。

    世界何其平凡人生何其无奈,阅读是我们的忘忧剂,一座随身携带的小型避难所,能将疲惫的灵魂从泥淖般的生活中引领至另一个淳美的异想世界。坐看流动的生命风景,透过文学眺望生活的他方,即能拥有小小的自由。这一点文学的小自由,就是纷乱忙碌的社会里,慰藉心灵的点点微光。


    因为这本书是作者在《中国时报》上的专栏文章集结而成,所以尽管做了章节分类,全书结构还是略有些散。读起来很便利,每一篇短小精悍,可是整理起来就有点麻烦了。挑了书中对我有所触动的内容整理汇集成这篇读书笔记。

    ——煮字为药,小火慢炖的嫣然 2016/04/3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煮字为药,治愈浮躁——《煮字为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uzy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