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便心中多少做了准备,谢珏在看到密室中的光景时也还是被震得说不出话来。
富有光泽的银锭子码成山,堆了整整半间屋子。
他蒋思成竟如此大胆!谢珏犹自痛心不已,身旁张伯低声提醒:“大人,此地不宜久留,那人恐怕该回来了。”
两道身影悄无声息隐入了暗夜中。
穷是一种什么感觉?有时蒋思成会反复做一个梦,自己一年四季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因为小得不合身了,胳膊和腿有将近一半都露在外面。每天只吃得上一顿饭,他常常站在包子铺门前,眼巴巴地等着开笼时能闻上阵肉香味,然后一次次被老板打开:“没钱一边儿去!”
他一直都没有钱。最后他的母亲躺在病榻上时,他跑遍了全城,没有任何大夫愿意伸出手,他们只会说:“看病得有钱啊。”然后他失去了最后一个亲人。
其实不是梦,那是他的小时候。
钱这种东西,就是得牢牢攥在手里才好。现在一点也不穷了,他躺在钱堆里扫视四周,心想:但还是不够。
谢珏与蒋思成同年中榜,不是没有过交集。
当年的蒋思成寡言少语,但内秀于中,谈起民生来很有见地。既有真材实料,亦有为官胸怀。谢珏认为他是难得的可靠之人,对他很欣赏。
然而如何竟会变成今天这样?谢珏在心中暗叹。
“大人可想清楚了?那蒋思成背后毕竟还站着朱丞相。”张伯问。
“那又如何?这般贪赃枉法,只要证据确凿,不愁办不了他。邓王爷推举我为钦差,我又岂能胆小怕事?”
两党之争,水深无比。那些率先挑起争端的,如何好得善果?恐怕一不小心就成了炮火中的灰。
他家大人年少时曾遭官员不公待遇,为官后向来嫉恶如仇,不肯放过贪赃枉法。如今这种情况,想必是邓王爷等人早已料到吧。张伯关上身后的门,缓缓叹了口气。
也不知过了明天,还会不会有明天。
后记
钱是蒋思成心中的稀缺,所以看不到为官的责任所在。公正是谢珏心中的稀缺,所以看不到张伯能看到的利害关系。童年经历让他们太执着于弥补稀缺,钻进了人生的连环结,看不长远。当局者迷,我们稍微想象下结局,恐怕都不能说好。
所有稀缺导致的管窥心态,都会造成短视。当我们为了眼前的难题而极度专注时,我们就很难有效地去规划未来。这便是我们该去避免的。
PS:
有朋友看后跟我说:“虽然最终两个人的结局可能都不好。但是缺钱的贪赃枉法不符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确应法办;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引来杀生之祸,却是一种凛然。”
但悲哀在于那个环境下谢只是被利用了稀缺,成为一个导火索。他最终的行为也可能不会有意义,故事若接着写,大概最后一番波折,蒋还是没被扳倒。背后操纵的上层达到了某些目的,与另一阵营继续协议和平,谢反而会成为先被牺牲的一个。
或许他可以不那么执着于眼前的稀缺,想得更多更长远,采用聪明些的方式来达到目的,而非白白成为无谓的牺牲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