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说
痛经,是每个女生都害怕的敌人。痛经到底有多恐怖呢?
本来就全身无力了,小腹上还好像有一个小人在用力跺脚,五脏六腑仿佛被拧成麻花一般,绞痛蔓延到全身,侧卧不是,躺卧不是,趴卧也不是,360度无死角翻身,嘴里一阵一阵哀嚎也无济于事。
我们怎么做才能减少或者避免痛经的发生呢?
痛经|我们一忍再忍
痛经会加速衰老,衰老的年龄可能会比正常女性总体提前5年。尤其是经期痛经的女性总是面色灰暗、皮肤干燥,容易形成色斑、痤疮等面子问题。
痛经,我们也不止一次的去治疗过,例如通过喝红糖水,喝中药,吃止疼药的方法治疗痛经,但是痛经总是还会发生,慢慢的我们就不再积极的去治疗它了,能忍则忍,直到忍不住了,遵医嘱吃点止疼药草草了事,不然还能怎么办呢?
痛经|气血巨变是真凶
中医认为痛经之所以伴随月经周期反复发作,与经期气血变化有关。经期或经期前后,月经失血导致人体气血,由旺盛快速的变为虚弱,致使气血在人体经脉中运行不畅或因气血虚弱,短时间内气血又无法恢复,造成人体经脉失去供养,从而形成了痛经。
我们可以想下这两个场景。一个场景是,我们用橡皮筋把手指头紧紧的缠起来,一会手指头就会发胀,再停一会,手指就会胀的发痛,然后我们把橡皮筋去掉,这种胀痛的感觉很快就会没有了。有些人月经时也会出现这样的胀痛,经期或经期前会出现乳房胀痛,小腹刺痛的感觉,只要月经见红以后,这种胀痛、刺痛的感觉就会消失一大半。
另外一个场景是,当我们的手指头不小心被利器划破,在流血不止的时候,其实刚开始我们并不感觉怎么疼,往往是到后来,不流血了,恰恰我们会感觉更疼。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人体快速失血后,伤口周边没有充足的气血供应,导致伤口在自愈时需要的能量不足,所以我们才会感觉更加疼痛。这种疼痛的感觉,跟我们月经过后,痛经会表现的更剧烈十分相似。
经期及经期前后气血不通和气血虚弱才是引发痛经的罪魁祸首!
调理|痛经的方法
01
宫寒
宫寒是中医学约定俗成所独有的,它病理机制是脾肾阳虚,人体运化水液无力,导致寒湿内生,使气血流通不畅,因而引发痛经。治疗时,可采用温补脾肾,驱寒暖宫的方法。
推荐食疗方法--黄酒蛋花汤,黄酒蛋花汤具有行经络而通痹塞,温血脉而散凝瘀,驱寒暖宫,止痛的功效。
黄酒蛋花汤具体做法:
原料:鸡蛋一个,黄酒一碗、红糖适量
具体做法:
1.将黄酒烧开,
2.将已打开的鸡蛋打碎,倒入锅中,冲成蛋花。
3.再加红糖用小火熬制3分钟。
4.趁热服用
小贴士
黄酒选用五年以上的,纯粮酿造的为宜。
02
气血瘀滞
古法艾灸具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的功效。自古以来,古法艾灸就被各大医家用于治疗痛经、宫寒、闭经、崩漏出血、不孕等症。同时艾灸时,选择艾灸阴交穴具有温中、止痛,温暖腹部的作用。
具体做法:
1.选择一支好的艾条。
2.阴交穴位于肚脐正中下,一拇指宽的位置。
3.手持艾条对着阴交穴施灸,艾灸时艾条距离皮肤三指并宽的距离,皮肤的温度要保持在一个持续温热状态下,
4.月经来前一周开始施灸,直到月经出现,月经结束后再灸一周
5.每次艾灸时常约为30分钟左右
小贴士
艾灸过后不要立马吹风,或者待在寒凉的环境中。
03
气血虚弱
补气养血桃红四物汤堪称一绝,但脾胃虚弱者服用后容易上火。我们推荐黄精,砂仁,桃仁,山楂,四物合用,降低补气血时容易上火的概率,使我们能够平稳的渡过补气养血的过程。
原料:
黄精、砂仁、桃仁,山楂。
黄精
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
砂仁
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益气养血
桃仁
活血化瘀,润肠通便,
山楂
消食健胃,行气散瘀
具体做法:
1.准备好黄精、砂仁、桃仁,山楂各15克。
2.然后把药材放到锅中,加水两碗,用大火烧开,小火慢煮30分钟左右,倒入碗中,趁热服用。
3.一天两次,空腹服用。
小贴士
服用期间,禁止服用辛辣刺激食物。
乐生堂寄语
我们把通经络,补气血做为治疗痛经的目标。把疼痛扼杀在摇篮里,这样我们还会痛经吗?
⊙注:痛经也可能是子宫内膜异位或者子宫肌腺症等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久治不愈的痛经患者请及时就医确诊。
本公众号为中医健康知识交流共享平台。文章仅供学习参考,如涉及用药疗方,请在执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供交流学习使用(非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