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通过书本的学习,知道林则徐做出了虎门销烟的壮举,后来被小人算计被发配边疆。也许是我太孤陋寡闻了,之前了解的仅此而已。
今天,看到梁衡先生写的《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以后,让我增长了见识。
当时,朝廷的意思发配边疆,大漠戈壁,无事可做,当你怒吼、狂笑、悲观之时,空旷的大漠会把这一切吸收的一干二净,说白了就是让你自生自灭。
一般人,遭遇这种打击,或得过且过,或忍气吞声,等着朝廷能召回平反。然而,林则徐没有按套路出牌。
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林则徐经受住了环境恶劣的考验。由于当时林则徐已经57岁高龄,一路的颠簸折磨,导致他身体不适。到达伊犁以后,他已经衰退到“作字不能过二百,看书不能及三十行”的程度。但这丝毫没有抵挡住他为国解忧,为民服务的热情。完全是依靠心力抵抗身体的病痛。
在新疆伊犁,兴修水利,捐献私银,开垦农田,整整一年时间,他为清政府新增农田69万亩。丰富了国家的粮库,巩固了边防,造福一方百姓。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