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41期致知班1大组3小组第二封家书
时间:2023 年 6月 15日
姓名:谭娴
地区:湖南 娄底
主题:在学习中学会向内求,在向内求中致得良知。
(500字正文:事件+感悟)
尊敬的博仁老师以及3小组的家人们大家好!我是谭娴,来自湖南娄底,曾国藩的故乡。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在学习中学会向内求,在向内求中致得良知。
在我们每天的万事纷拿中,我们的头脑会产生无数个念头,这个无数个可能是以万为单位。 在这上万个念头当中,有多少是指向他人?有多少是指向自己?有多少会有利于问题解决?又有多少会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谁也不知道,也许我们正处在这样的纷拿当中,也许我们经过不断的摸索在逐渐地解决问题,却没有系统地去总结。
高考前的五月初,有位家长找到我说“我们孩子其他各门学科还好,英语怎么老是只有40来分?请你帮我家孩子想想办法,好吗?”
又一个望子成龙的家长,又一个希望有直升飞机可以坐的家长。可是我想,为什么是家长来说呢?为什么不是孩子自己来说呢?为什么孩子每天上课都嬉笑当没事一样的,家长却这么着急呢?。。。。。。我的大脑中一下子涌现出无数个问题,毫无疑问,全都指向对方,指向孩子。
可是,我马上想,尽管平时关注这个孩子很久了,也跟他提过建议,做过检查,可就是看不到他的进步,他自己好像根本没上心,我也很懊恼为什么会这样。问自己:我还可以做点什么呢?五月份了,离高考就一个月了,我们都三轮复习了,我到底还可以做点什么来帮他提高一点呢?还有,即便我想到办法,那我要怎么样才能让他真正接收到呢?就是说要怎么样才能走近他的心,进而走进他的心呢?。。。。。。。我的大脑中一下子又涌现出了无数个问题,同样明显的是,这些问题不是指向对方,不是指向这个孩子,而是指向我自己,叩问我自己。
我想,我应该和他有一次推心置腹的沟通,直面问题,直通结果,用“心”去问他:
“你爸爸非常关心你的学习,你感觉有压力吗?”
男孩还是像平时一样,一脸笑,平时会觉得这“笑”中含着无奈,“笑”是掩饰。那天,我发现,他的眼神有躲闪。
“你也想自己的学习有所突破,对吗?”
男孩这次笑得真诚一些了,点了点头。
“那你觉得我可以帮到你吗?”
这次男孩的笑中有些些期待的眼神了。
“我们先分析一下你的优势吧。。。”男孩的笑中有些自信了。。。
。。。。。。。。。。
就在这次谈话的那天开始,每天有针对性地进行一定的练习——>纠错——>再快练——>睡前复盘强化——>一周一个题型。五月中旬的模考,破天荒上了60;五岳下旬的模考再次破天荒上了70!。。。。。。。刚过去的高考题英语有难度,是各门学科中难度系数最大的,他对了答案,60分左右,他父亲是最高兴的。
也许对今天的这个案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疑问,但我相信,出于本心,由于自在的良知,能影响一个人就是一个人,能多影响一个人就多影响一个人。可能有些人确实需要更多的外力来帮助,直到有一天他、她能够有足够的方法去挖掘自己的潜力,那么他也有影响他人的能力了。
我是在学习中不断学会向内求,在向内求中致得良知。我相信我们都能。
期待明天孙红菊老师的家书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