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面向未来,我们该如何认知“组织环境”

面向未来,我们该如何认知“组织环境”

作者: 杰优教育 | 来源:发表于2018-11-22 14:07 被阅读0次

  面向未来,我们该如何认知“组织环境”

  以下文章内容由杰优教育的小编转载于互联网。

  我们怎么认知组织环境,可能最近很多人听到我不断的在讨论和回答这个问题。其实最近我被问到最多的是宏观环境,说中美关系怎么样?中国整个经济发展怎么样?民营经济发展会怎么样?当熟人问我宏观环境的时候,我就告诉他,宏观环境有非常多的学者可以告诉你,我想讲一点点微观的环境。对于我们做经营的人有一个最重要的要求就是:当宏观的条件提供趋势和机会时,要顺势而为,而当宏观环境不能提供机会和趋势时,依然要找到自己的机会,这个时候要做的事情就是要认知自己的环境在哪里。

  从我自己认知的角度来讲,今天我们认知的环境有很重要的两个特点。出于道德经对我的影响,我觉得可以用《道德经》描绘今天的互联网世界,第一个特征就是个体自我独立;第二个是万物互联一体。今天比较特殊的一点就在于两个元素的组合,而这两个元素组合的特征都是非常明确的。

  以前我们在讨论整个环境的时候,也许个体没有那么强,更多可能是去讲整个组织的概念,但是今天会发现个体是非常强大的,而且是很独立的。我们不得不接受另外一件事情就是我们所有人都是万物互联。曾经一个学生讲故事说:在经济学课程里,有个考试题给学生问:芝加哥飘雪花对中国股市有什么影响。早年学生的回答很有意思,说没有半毛钱关系,因为离得很远。但今天芝加哥飘个雪花对中国股市一定是有影响,而且影响非常巨大。所以万物互联今天已经变得非常生动,这是你要了解组织环境的第一个变化,你要接受。第二个变化是什么?我最近常常跟很多人去讲一件事,在今天整个环境中,你光能分享还不够,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去做协同。就像我们很多人熟读德鲁克的书,熟读德鲁克思想,几乎大部分人都受德鲁克思想的熏陶,就像我本人把他所有的著作都认真读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分享特别多德鲁克的思想,在整个德鲁克的理论体系当中,你会发现,他其实很早就是一个研究生态与社会逻辑的学者。这实际上就是一个非常开放和协同的逻辑,甚至在更大程度上你会理解他可能是个社会学家,或者是生态学家,而不仅仅以一个企业的单体看待管理。你会看到他谈管理的时候永远都是放在大的社会环境之下,这就是能不能让环境和管理真正做协同,而不仅仅去分享。所以如果我们仅谈德鲁克,仅仅分享他的观点和价值,而不能融合在你的协同体制当中,就很难看到它的价值。今天非常多企业界的朋友,在各种场合做分享,可是他自己的企业反而不能开放的协同,那其实这样就没有意义,这是我谈的第二个环境的特点。

  第三个环境的特点是,联接比拥有更重要。每一个人都问我现在这样一个动态环境到底怎样做才有机会?其实我的回答都是非常简单的,我说你就开放就好了。包括我回到企业,带一个农牧企业去转型,很多人都说你的运气是真好,再一次操盘,再一次转型,再一次让它恢复增长。我说的确是我运气特别好。但是第二轮回到企业去做责任担当时,和我第一次去做总裁担当时相比,我对自己的要求完全不一样。新的要求就是能不能开放合作,如果我不断能够开放合作,其实就可以运用动态,运用迭代,运用我们讲的优化,运用我没有的能力,被更多人加持去拥有能力。这是我讲的第三个特征。

  再看第四个。在第四个特征当中,我们可能就需要特别的去了解今天是不是懂得什么叫智能技术?是不是真正理解智能技术和我们之间是什么关系?我到海尔青岛的工厂参观时,其实是很惊讶。我讲一个小现象,以前我经常下工厂,以前下工厂看到的看板都是显示供应信息,比如说部件到了多少、库存是多少、周转是多少,周转的效力是如何,时间如何,跟产线的关系如何。但是这次我到海尔的工厂,看到海尔的看板我愣住了,看板上面全部是销售信息,现在苏宁卖场正在销多少,我们在线多少,国美卖场正在销多少,我们在线多少,这是我看到的一个变化。

  那这种变化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现在即使是大规模制造其实也能够满足定制化的需求。

  大规模制造可以完成定制化产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就是可衡量、可量化、可程序化的工作真的能被机器替代。去年我跟大家讨论机器人概念时,我说我并不怕机器像人一样思考,我唯一怕的是人像机器一样思考。所以不存在机器替代人的问题,但如果你的思考跟机器一样,你一定会被替代。这是今天我们的组织环境遇到的根本性变化,这些变化意味着我们对很多东西的管理和认知,尤其是组织管理的逻辑可能需要做一些调整了。为什么要去做调整?很大原因在于影响绩效的因素变了,绩效影响的因素实际上由内部移到了外部,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变化。在整个组织管理中,我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一个就是如何取得绩效。这一点也是我深受德鲁克的影响。在管理研究和管理实践中,德鲁克提供给我们所有人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必须用结果去评价。所有的努力要借助于结果来体现,如果没有借助结果,那你所做的所有东西实际上是不能被评价的。

  从这个概念上来讲,我们理解今天的组织绩效,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和挑战就是,影响绩效的因素从内部移到了外部。在我不断调研企业的过程中,他们跟我说,我成本做的比以前更好,内部竞争力更强,品质做得更好,核心优势很明显,为什么在市场上还是输掉了?我就和他开玩笑说,因为有一个跨界的人,用和你不一样的逻辑来做这件事情,当然你会输掉。所以影响你的一定不再是同行业的人,而是行业外的另外一个人。他来做跟你完全不一样的事情,而你一定会被调整掉。这其实就是组织绩效的影响因素由内部移到了外部。

相关文章

  • 面向未来,我们该如何认知“组织环境”

    面向未来,我们该如何认知“组织环境” 以下文章内容由杰优教育的小编转载于互联网。 我们怎么认知组织环境,可能最近很...

  • 管理者需要有认知未知的能力

    今天的管理者需要有认知未知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对经验的传承。因此,组织管理所要解决的,就是如何让组织具有面向未来的能...

  • 如何与组织建立积极的关系

    如何与组织建立积极的关系,取决于两点;一你如何认知自己,二你如何认知组织 自己如何能为组织创造价值,从这点出发,就...

  • 原创丨互联网创造了无限的商业环境,我们该如何入坑?

    [用最短的时间去积累认知] 《互联网创造了无限的商业环境,我们该如何入坑?》--格格姐 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和商业环...

  • #乐榕|Morning#初

    2017-6-22 陈春花老师的《激活组织》讲的是在一个面向未来的组织里,如何基于共同价值而为价值网络赋能,读罢收...

  • 晨思

    一大早醒来,躺在床上整理思路,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作为普通个体的我们该如何应对?总结几点如下 1)清醒的认知:...

  • 如何更好地面向未来2022-03-21

    如何更好地面向未来 一个人,一个组织,如何更好地面对未来? 首先,要对自身有比较清晰的理解和定位。要清楚自己能干什...

  • 面对认知焦虑,我们该如何应对?

    当一个人进入一个新的领域,需要学习新知识,树立新观念。 这句话不假,我也是这样做的。 我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 我最...

  • 我们认知世界,其实是认知自我

    “在我们懵懂时,世界就试着为我们搭建一个可以认知的环境。” 很明显的是,当可以用来认知世界的输出力不足了,那么就该...

  • 组织行为④——研究前沿

    二十三、启动效应:如何改善你的工作环境 环境:隐形而强大的因素 1.环境导致认知模式,认知导致情绪、行为偏好。 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面向未来,我们该如何认知“组织环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vdl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