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084467/fece755d5817ec3a.png)
透明是什么?很多人会说这还用说吗,不就是内外一致吗,怎么想就怎么干,怎么想就怎么说。我想也许这是大多数人的理解。我们大部分人也是按照这“透明”的口号去沟通,去协作的。
我们常说一个人心直口快就容易当成透明,任何情绪,任何意见都直接表达出来,这种人我们还有一种说法叫“直爽”。
今天跟团队对齐的时候,我分享了下我对这“透明”概念的理解。
透明是为了更快速的形成共识而展开的一种沟通协作模式,而不是怎么想就怎么做,怎么想就怎么说。
很多人总是把透明和不动脑子的发泄当成一回事,显然是错误的。
透明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共识,基于协作共识的目的,而展开的沟通协作过程,我们知道自己错了就道歉,知道别人对了就点赞,而不是一味的为了照顾自己的存在感情绪刻意掩盖事物真正的样子。
我们也只有变的透明,才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进而形成反馈思考和反应行动来进步,而不不要为了当下的存在感死撑着,反而影响了自己长期的有效成长,我想这就是透明的价值。
而不动脑子却不一样,通常由着自己的个性和感性,顾不上思考,只要是让自己本能不爽的地方,就直接发泄出来,这最终的结果就是让协作更加困难,彼此开始指责,彼此开始不信任。
今天团队对齐分享的时候,出乎我意料,大家都对于过往工作中配合出现的情绪,而主动跟对方道歉,大家对于工作中如何一起解决客户问题,而自我反思。我听了后很感慨,这就是透明。
我们既然知道错了,就不要再掩盖,更不要尝试用其他方法去补偿自己的过错,还不如直接更对方说一声:对不起 效果更好。
透明的表达,是源于解决问题的目的,透明不是里外的固执,透明不是里外的情绪,更是基于问题更好迭代优化自我的认知。
自己在过往的思考中,反复提到一句话:让我们回到事物本来的样子,而不是我们想要的样子。
这句话用在“透明”这个概念上同样有效,我们说透明就是让我们回到事物本来的样子,回到我们要解决问题的本来目的上来,那么这个过程就应该讨论解决如何更好的解决客户的问题,而不是把解决问题的沟通内容当成了表达自己存在感的一种撕逼手段。
讨论就是讨论,为解决问题而讨论,而不是为了个体存在感而争论,一旦进入这样的情绪中,一切将会变的都不是彼此想要的样子,就真正变成了“不动脑子”。
我跟客户交流也是如此,我们很在乎“透明”这个原则,我在跟客户交流之前会主动跟客户说清楚,我表达的所有内容,目的就是让大家认识到我们存在的问题,并一起形成解决这些问题的共识,而不是要故意伤害大家,这过程中如果让大家不舒服了,这一定不我的目的,而是我过程表达的不好。
共识是目的,表达形式和内容是到达共识的路径,如果路径有问题,这一定不是目的的问题,更是形式和内容的问题。
今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