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丹尼尔·雷德克里夫,人们脑海中马上就会崩出一个名字——哈利·波特。
没错,《哈利·波特》作为一代人的记忆,实在是太火了,1080万册书籍在24小时内售空,平均每13秒卖掉一本,并拿到一个吉尼斯世界纪录(历史上销售最快的书籍)。
而为了拍摄它的电影,英国还曾修改了《童工法》,将13岁以下儿童每天只能工作7小时,并且每天必须上课三小时这一条规定修改为了孩子们每天可以工作9小时,而且可以“储存”功课四星期。
这也是英国首次为拍摄电影而修改法律。
饰演铁三角的三位小演员也由此开启了自己的演员之路。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三位演员之中只有艾玛·沃森在成年后依然有较好地发展。
丹尼尔·雷德克里夫和鲁伯特·格林特则一直不温不火。
拥有一个著名角色是演员的幸运,他们会被无数人铭记在心。
拥有一个著名角色又是演员的不幸,很多演员究其一生都难以走出角色的阴影。
而这些年来,丹尼尔一直都在努力的摆脱哈利·波特对他的影响,并拍了很多不同类型的电影。
但很遗憾成绩并不理想。
但丹尼尔一直都没有放弃,在2020年,丹尼尔的又一转型之作上映。
这一次,又会有怎样的结果?
《逃离比勒陀利亚》
这部电影改编自真人真事。
在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南非一直都在实行畸形的种族隔离制度。
在南非这样一个非洲国家,黑人却一直被迫忍受非人的压迫。
白人们在白人区享受着美好的生活,晒着太阳,喝着冷饮。黑人们则连基本的生命安全都无法得到保障。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不外如是。
值得庆幸的是,世界上总会有愿意为弱者而战的人,蒂姆·詹金就是这样的人。
作为一个白人,他公开反对种族歧视,宣扬种族平等观念。
在1978年,蒂姆·詹金和他的同伴参加了秘密反种族隔离行动,但不幸被捕入狱,最终被判刑12年。
这部电影,讲述的就是蒂姆从入狱到越狱的全部过程。
因为蒂姆写过书,再加上有相关的纪录片,所以这部电影有着极高的还原度,并且没有任何过于复杂的剧情。
但也就是因为电影的这份真实,反而营造出了一份别样的紧张与刺激。
越狱这个题材在影视剧中屡见不鲜,总会有人将目光投向这个三观不正的题材。
早在1960年,法国就诞生了由雅克·贝克执导的经典越狱电影《洞》。
1994年,常年居于豆瓣电影排行榜首位的《肖申克的救赎》上映。
2005年,经典美剧《越狱》又横空出世,让一大批人认识了温特沃斯·米勒。
无论是看哪一部作品,观众都会被编剧的脑洞所震撼,但归根结底,它们都是虚构的故事。
而《逃离比勒陀利亚》,则是一个完全真实的越狱故事,但这件事却不是一般人能够模仿的。
电影中,蒂姆主要是通过配钥匙来越狱,这听起来貌似要比挖地道简单得多,但事实上这不挖地道还要难,为了越狱,蒂姆要开整整十道门。
为了配一把钥匙,蒂姆需要找机会靠近狱警,看清楚钥匙的样子,并将其牢牢地印在脑海里,然后将它画出来。
画出来后,又因为无法找到金属材料,只能做木头钥匙,因此,就要小心它断在锁眼里。
然后,你需要小心地收集材料和工具,并将它们藏好。
之后,你要在半夜起床,在黑暗中一点点地将钥匙制作出来。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不能让狱警发现。
为了做到这一切,你需要超强的记忆力、强大的心理素质以及足够的好运。
像蒂姆这样越狱的神人还有很多,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美国纪录片《越狱大逃亡》。
看完你会发现,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最好还是不要入狱。
在这里,笔者与其说是在推荐电影,不如说是在向大家推荐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在网上,笔者总是会看到类似于“长相崩坏”、“个子太矮”这样的话,在笔者看来,与其去关注这些有的没的,不如去看他的作品。
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笔者看着丹尼尔,却再也没有将他和哈利·波特联系在一起。
笔者认为,丹尼尔成功了,他成功地将自己从哈利·波特的阴影中释放了出来。
笔者相信,在以后,人们看到这张脸后,嘴中不再说:“这是哈利·波特。”而是说:“看,这是演员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