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取之不尽。人们往往为信息过多而陷入选择烦恼。时间在刷微博、看朋友圈、浏览新闻这样“随便看看”的情况下飞速流逝,也有很多人陷入了各种“知识课程”的学习恐慌中,这个课程还没学完,又想买一个新出的课程了……
可是一个人的时间有限,你真的学得过来吗?学过的,又真的变成自己的知识了吗?这个时候,你首先需要判断的是,哪些信息真正与我有关?
在“与我有关”的信息层面,体现的是“我是否真正需要”,可以有如下两个原则:
(1)如果信息和我的工作、生活和兴趣无关,那么我就不去处理它;
(2)如果这个信息我暂时理解不了,那么我就不去处理它。
第一点很好理解,如果这个信息和你的工作、生活以及兴趣都没有关系,就不用花时间精力去处理它。这不是要限制你吸收信息,而是提醒你要把时间花在你真正需要的信息上。要是把时间花在了和你没有关系的信息上,对你真正重要的信息你反而没有时间去深度思考、消化吸收了。
知识是信息的一部分,很多人常常关注那些所谓的“好的知识”,只要是流行的、别人觉得好的知识,统统一把抓过来学习,却忽略了是否是自己需要的。这就像一个为了补身体而天天吃山珍海味的人,没有根据自己的身体需要而胡乱进补,最后吃成了“虚胖”,却没有力量。
第二点,如果这个信息我暂时理解不了,可以先不去处理它,先处理你能够理解的。在你的认知和学习能力提升之后,再去看这个以前理解不了的信息,或许你就可以看懂了。
让信息处理能力随着理解力的提升而提升,就像爬楼梯一样,一个梯子一个梯子往上走。如果一开始强迫自己死磕,有可能因为难度过大而影响积极性,导致放弃。
反观我自己的学习过程,我常常忽略自身的重要性,不关注知识是否和自己有关,只要觉得“有用”,就觉得应该学习。这样下来,我对于学习变得很焦虑,总觉得很多知识该学,但还有很多知识还没有时间学,涉及面广,但根本没有深入挖掘过,仅仅流于表面。结果东抓一点,西抓一点,并不系统,也没有抓住本质,更失去了很多深度思考的乐趣。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哪些信息是与你有关的呢?
首先,把自己放在首位,与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兴趣相关的信息,当然是和你有关的;其次,这个信息你目前可以理解,适合自己的已有认知。这两方面的信息都是和现在的你有关的。
先处理和自己有关的信息,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关注到对自己真正重要的知识,也有足够的时间和心力对它们进行深度思考,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