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上2018年07月10日的文章,先完成再完美吧!
反复听了船长的大课-拆解认知行为疗法-收获很多。
航行回顾:观影心灵捕手、刷书、打卡与讨论、船长大课、微营实践,船长和我们一起回顾时,我的自动化思维又出现了,因为又把关注点放在那些没做好的事情上,哎呀,只看了一遍心灵捕手,哎呀,书还没有刷完,这样看来似乎体验很少,收获很少啊。可是,转念一想,觉得自己不应该只关注这些未完成的事情,而多关注那些完成的且质量较高的事情,比如坚持打卡输出、认真听大课及做笔记、有时间会反复听音频、参加与小伙伴的互动,感受到了她们的灵动及智慧。这样的杂烩,让我吸收了很多营养。所以在这里的自动化思维是我的惯性思维,能够被觉察就是一种很大进步,所以这是收获之一。
其二,这次课梳理了两个逻辑框架,第一个框架是熟悉个人构建师课程的内在运行逻辑或体系,第二个框架是对即将开始学习的认知行为疗法的先导课,让我们知道课程包含的关键要素。如此,思路将会更清晰,即以目标为导向,采取相应的行为。
其三,在求真不得时去求存,即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我想这是我努力寻求的及帮助别人到达的彼岸。
其四,船长在解构认知行为疗法部分,清晰的阐述了核心信念,中间信念和自动化思维三者之间的关系,似乎打通了近段时间内个人反思的任督二脉,我们对自己的认识是看待世界的通道,很多时候对世界,看法的不适应,是因为我们通道本身不清澈、不透明、混沌、模糊、漂移所导致的。也就是说,当我的内心出现波动不安时,因为一丁点儿小事而消耗的精力和时间,其实正是一种信号,这个信号不是告诉自己:哎呀,怎么又为这点小事而消耗精力、时间了呢?不是自我对抗。这个信号是内在核心信念的不坚定、不透彻所发出来的。这个信号是告诉自己,需要花时间、静下心平和的面对这种状态,去体验、去旁观、去重构就好了。
昨天在工作上遇到了一些困惑,内心很受煎熬,心绪不宁,一直以为自己的情绪调节能力很好,比较平和,因此出现这些小情绪小波动时,尤其是想到这段时间每天都有这样的波动,都会苛责自己怎么会为这些无所谓的人和事花费精力呢?正是这样高估自己,忽略了自己生而为人的复杂性,才让我产生了诸多的对抗。此外,在经历的事件中,我把自己当成受害者,认为他人是获利者,事实上,每个人都在得与失的关系网中,想到此,我也更坦然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