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咨询中,我们知道咨询师要具备共情能力。而且这种能力使用起来因人而异。
常规的技能在学习阶段就能学到,实践中能熟练掌握,而共情却是一种经过修炼得来的。
如果来访者在讲述他是单亲家庭长大的,他的童年和别的小朋友不一样,心里总有种自卑和期待。这时咨询师开始共情,如果咨询师没有经历过单亲家庭的生活。他的共情能被来访者认同吗?
一个经常遭受家暴的来访者,哭诉着丈夫对自己各种折磨,但是又因为某些利益关系不想离婚。咨询师非常同情也很气愤。这时他的共情和同情能分清楚吗?
如果咨询师没有经历过来访者经历过的事情,那他能共情到位吗?一定要有相同的经历才能运用好共情吗?
显然不可能。人生百态,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一样,如何让自己经历所有的经历呢。
其实共情要从换位思考开始做起,设想如果我在这种情况下会如何想如何做呢?
换位思考这个简单而直白的词,正是因为太容易理解,让我们错以为做到也是如此简单。它只强调了一种思维方式,而没有道出其中的情感共享的要求。
我们不仅要对他人的处境进行辨别和分析,知道他行为背后的原因,还要体会他当前的情绪情感,进行适当的反馈。这种能力,叫做共情。
我们也会大量听别人的故事,比如看电视,读书,这些都会给我现成演绎人生中发生的各种事情。
有时候我们在看电视电影的时候为什么会因剧中的主角s去,自己也伤心落泪呢?这就是被共情的结果。
或者你在超市看见有人打服务员,年轻的孩子委屈的哭着,打人的人却幸灾乐祸,根本不以为然。你实在看不下去,就会为服务员发声,谴责肇事者。这时你的共情能力又发挥作用。
因此共情能力是从生活当中慢慢积累起来的,但不一定非要自己亲身经历。它会随着年龄和阅历越来越趋于游刃有余,使用灵活。
只要够有心,就能做到共情。当然在不断的经历中也积累更多的经验,提升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