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句话用在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身上再合适不过了。1328年,朱元璋出生于安徽凤阳的一个贫民之家,他上面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一家人整日为果腹发愁。1343年,淮北大旱,第二年又遭蝗灾与瘟疫,朱元璋的父母及大哥等人相继罹难,他和二哥仅用几件破衣服裹上亲人,草草下葬。
为了活命,17岁的朱元璋进皇觉寺出家做仆役,他干最重的活,吃最大的苦,还备受欺凌。可灾荒之年,寺庙也无以为继,住持便以“岁歉不足给众食”为由遣散僧众,让他们各自出去谋生。朱元璋只得手捧钵盂四处云游化缘,他的足迹遍布安徽河南等地,饱尝人间疾苦,但其也由此大开眼界,并结识了许多生死与共的患难之交。
3年后,朱元璋再次回到皇觉寺时,已出落为一个见多识广的青年才俊。1352年,朱元璋审时度势加入到郭子兴的反元起义军中,不久便因作战勇猛足智多谋深得郭的器重。郭子兴病逝后,朱元璋逐步发展为雄霸一方的诸侯,并在南征北战中利用闲暇读书学习,慢慢历练为出口成章的儒将。1364年,朱元璋在南京自立为“吴王”,而他始终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于1366开始为故去的亲人修建陵墓,但在兵荒马乱年代,老人们的遗骨早已荡然无存,只好建衣冠冢。
1379年,明朝成立11年后,整个陵寝才最终竣工,其初名英陵,后改称皇陵。明皇陵规模宏大,由三重城墙构成,最外一圈的周长就达28华里,内有上千座宫殿楼宇,红墙黄瓦,气势如虹。可惜,明皇陵多次遭受各种动乱的破坏,地上建筑悉数被毁,只留下一座巨大的坟冢及一些残存石部件,但仍有三大看点,值得细细品味。
一是精美的石像生。明皇陵遗址内有32对石刻像,包括麒麟2对、石狮8对、华表2对、石马及控马者6对、石虎4对、石羊4对、文臣、武将、内侍各2对。不仅数量居历朝历代皇家陵寝之最,而且石像生刻画得十分精细,惟妙惟肖,形象逼真,犹如冰冻的实物一般。皇陵里的第二处亮点是神道东侧的无字碑。朱元璋的父母皆为普通农民,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洪武帝觉得双亲对其恩重如山,无法用文字表述,所以他采取无字胜有字的方式纪念考妣。
第三大看点则是“无字碑”对面的“大明皇陵之碑”。其上刻有朱元璋亲撰的1105字碑文,追述了他的家庭出身、本人经历以及一统天下的过程。最亮眼的是,从未上过学的朱元璋,却在碑文中彰显了他过人的文采。其通篇对仗工整,辞藻华丽,金句频出,像“我何作为,百无所长,依亲自辱,仰天茫茫,既非可倚,侣影相将,朝突炊烟而急进,暮投古寺以趍跄,仰穷崖崔嵬而倚碧,听猿啼夜月而凄凉,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志落魄而佒佯。”“倚金陵而定鼎,托虎踞而仪凤凰,天堑星高而月辉沧海,钟山镇岳而峦接乎银潢。”
如此锦言丝毫不输文豪诗杰,完全颠覆了我对草根出身朱元璋的印象,看来社会才是真正无冕的高等学府。在俗世中闯荡,便能融会古今之绝学,即可贯通东西之才干,可谓游学胜围学。挤进围城般的大学已不是成才的唯一管径,社会这个大熔炉足以淬炼出栋梁之钢,天子如此,百姓亦然。
2023.8.1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