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华教授
2001年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听力学本科专业,提倡产-学-研特色的本科教育,注重创新型、实用型人才培养,并初步取得成效。在2012年又创建了国内第一个听力学硕士学位。获全国残疾人康复先进个人、浙江省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等多项荣誉。
从事听力学30年
相知相识到牵手终生
今年是我从事听力学事业30周年了,学院胡旭君老师向我约稿说让我谈谈我的听力学从业经历,我欣然同意,是该要好好回顾一下,我是如何从一个耳鼻咽喉科医生到全职投入于听力学领域中的。
1984年我从母校毕业留校耳鼻咽喉科教研室,师从我的老师朱祥成教授,朱教授以中医喉科著名,从事嗓音与咽喉科疾病的诊治为主,我跟随朱教授研发了嗓音宝与喉症消痛散,习得了基本的科研能力。
1987年一次偶然的出差的机会,在候车时拿出了随身的一本杂志《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分册》,在最后一页介绍了国外听力学与助听器的内容。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听力学,也是第一次了解到鹭丹助听器(瑞声达助听器的前身),我了解到人工助听装置是要根据不同的听力损失进行频率匹配的,是要配套耳模的……
对一个学耳鼻咽喉出身的,以前学习的都是书中现存的知识,突然出现一个全新的,连老师们都没接触的全新内容,一下子引起我这个当时还不到30岁的住院医生的兴趣。
那时恰逢中国残疾人康复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机。1988-1992年,刚组建不久的以邓朴方为主席的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在中国首次实施《中国残疾人康复五年纲要》。
纲要规定,要在五年内大力推进“三项康复”(小儿麻痹矫治,白内障复明,聋儿康复),其中聋儿康复项目任务是对全国三万聋儿进行听觉与语言康复。这样我们国家听力学的发展,从自发的爱好,到后来有了政府的巨大支持力。
那时全国正在大规模地发展听力学,急需大量的专业人才,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出了一个听力学专栏,系统地介绍了听力学的知识。
我还记得中间有很多我国的耳鼻咽喉与听力学方面的前辈,撰文介绍了许多国外的新的听力学上的理论与实践。这些知识真的太珍贵了,听都没听说过:聋哑的儿童是悲剧,聋而不哑不是神话,聋儿康复的关键是“三早”等等。
之后我去找了省残联,去找刚刚组建的杭州市残联,市残联理事长说康复部主任下周到位,到时候再来联系。就这样我与我科室的陆明芳主任去了几次省市残联,成为了我们省市主要的聋儿康复专家。
后来我去杭州聋校做调查,向省卫生厅申请了第一个科研项目——“聋儿康复有效方法研究---社区家庭康复模式研究”,这个项目浙江省青年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拨款3000元,加上学校的支持,我们在医院建立了第一个聋儿康复研究室,这是政府以后资助我们的资金几百万中的第一笔,开起了我们听力康复研究的先河。
十年过去,到了1998年,听力学在国内发展的很快,那时我还只是一个专职的临床医生,对听力学仅为兴趣爱好型,每个星期医院给我半天的专职科研时间,让我可以研究听力学,学校也很支持,提供了科研用房,校长朱鹏飞教授还在审议成立康复研究所的名称上给了远见的指导,觉得聋儿康复研究所范围太窄,建议改名为耳聋康复研究所,为浙江中医学院听力学的发展插上翅膀。
2000年赶上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我们大学向着以中医中药为主,医管理工文多学科综合性发展,在这个大背景之下,当时的校领导大力支持我们在生命科学系中增设听力与语言专业。
于是在2001年我们正式增设试办专业听力学,那年在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首次批准招收了30名听力学专业的新生,是我国首次以听力学的名义招收最多的新生数量。
2002年初肖鲁伟校长亲自陪同我去教育部,专门汇报了听力学专业对我国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性,与我校创办听力学的基础,故在2012年,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我校新增专业听力学,彻底改变了我国高等院校专业目录中没有听力学的历史!
光阴如梭,一晃17年过去了,我校的听力学学生的质量与数量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我也从一个临床医生彻彻底底得转行到了听力学领域。1998年以前我校连一台电测听设备都没有,更不要说是师资、教材、实验室,而如今美丽的校园中,连排的实验室,各种各样先进的听力设备,有博士有教授还有许多尽心尽力的老师们,相信我们的听力与言语康复专业,在浙中大一定会越办越好!
网友评论